实施综合考试急需解决的问题 |
本文着重从当前参加3+综合考试试点地区最关心的问题出发,谈几点粗浅认识和可行性建议,供领导和同仁参考。 一、 需要研究解决的基本问题 1. 明确大学学习能力要求 高校招生考试首先必须明确大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其一,从高考改革目标看,第一条就是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对人才究竟有什么要求?这是应该首先明确的,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能力要求还比较含糊,而且还局限于学科能力的要求。 其二,常可以看到各种报章对高考的内容常提出一些批评意见,但是作为高校对人才的要求并不具体。简单地以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确实既埋没了一些人才,也招收了一些庸材。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比较系统地听到各级各类高校对高考改革方面的需求,从而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在众目睽睽之下。 其三,"决定"指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决定发布以后我省已经宣布:"加上自学考试,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8.96%达到2002年的15%;2005年达到18%,2010年达到25%左右,2020年达到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在不远的将来,高校招生考试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决定多少比例的考生上大学,而是解决确认哪些人有能力完成大学学业,凡是可以通过入学能力测试本人也愿意的就可以上大学。 因此,高考形式和内容改革应该明确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把能选拔多少人上大学转移到具备哪些能力的人可以上大学上来。 2. 研究制定新的高中课程计划和大纲 对于基层学校来说,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每个教师都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各自的发展。因此,必须尽快组织研究制定适合教学改革发展的新的高中课程计划和大纲。 建议课程计划可以有两个或以上方案,即分科设置适当调整、分科设置加综合、分科设置加特色。 1) 分科设置适当调整,是指在目前高中课程设置基础上,以学科课程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一些科目,如计算机等。适合于重点中学选用。 2) 分科设置加综合,是指在语数外之外设置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一类课程。这里综合文科和理科的一类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对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是很高,适应面较宽的一般院校和就业(或高职)。适合于进行综合教学试点学校和综合高中使用。 3) 分科设置加特色,是指根据特色较强的高等学校(包括部分高等职业学校)需求,培养定向较强的人才。如外语学校,设置语、数、外,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二类课程,还可以再开设第二外语。综合文理二类的要求比综合一类课程更低一些,知道和理解有关学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就可以了。 上述设置是针对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同要求而考虑的。这样设置主要是考虑高级中学与初中分工应该有所不同,培养适合各级各类大学学习的学生应该是主要任务,而重点中学与一般中学、职业中学、综合中学与特色中学培养目标也应该有所不同。制定大纲时要充分考虑到今后我国建设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理科,改革的难度更大。第一方案适用于重点中学,因为如果理科(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主渠道,综合科目考试改革的难点是理科)大纲降低了理科的水平,势必影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建议把握"综合"的实质,是培养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多学科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全国都搞综合理科。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分别适用于一般中学、职业中学、综合中学与特色中学。 根据课程计划,尽快研究制定大纲。只有课程计划和大纲确定了,综合考试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3. 加快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和在职高中教师培训 师范院校课程设置陈旧、研究中学教学的教师不受重视是不争的事实。为了适应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要,高师院校应该加快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步伐,为高级中学提供更多更好的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在职高中教师的培训应该是经常性的工作,应该研究制定计划,投入必要经费,争取在三年内使所有教师得到有效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适应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多学科领域问题能力的需要。同时,应该建立必要的机制,使所有教师在工作若干年后都有机会参加必要的系统进修,以确保知识更新和接受新鲜事物,跟上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 应该立即进行研究的问题 上述建议即使完全正确实施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为了保证3+综试点省区改革顺利进行,建议立即着手进行以下工作。 1. 加强考试目的、形式和内容的宣传 目前,3+综合改革在试点省区反响很强烈,支持的不少,为难的很多,有不少是宣传不够造成的。改革只有受到多数人的理解才能保证顺利进行,有了困难也才可能齐心协力去解决。当前至少以下问题是需要澄清的: 1) 综合能力考试不仅是政史地理化生学科的事情。每门学科在教学中都应该研究如何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各种自然和社会的问题。1999年我国高校招生考试试题就说明了这一点,其中语文学科就很好地结合了生物学、遗传学和其它自然、社会的问题,综合得很巧妙,受到人们的称赞。 2) 综合考试不是把政史地理化生等学科降低为所谓"副科",而是提出了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提出了加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应该说,要求比原来更高了。 3) 综合考试不是要求根据考试中题目涉及学科内容的多少重新确定每门课排课的比例,而是在没有新的课程计划之前,应该根据原来的计划在高一高二把所有的课上齐上足上好,防止过早分科和偏科。 4) 综合考试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是要求所有的教师现在进行高中学科的合科教学。综合考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正确地运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培养的能力,去学会解决涉及其它领域的不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的问题,是方法、规律、能力的迁移,不是专业知识的牵强附会。 5) 综合考试不是降低了综合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能力的要求,而是提高了这些基本能力应用的水平,离开扎实的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就不可能达到综合运用的要求。由于考什么教什么的怪圈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针对目前最担心理科的地位下降,导致降低理科教学水平的情况出现,所以,各年级的教学,仍应强调从学科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出发,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综合考试不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权宜之计,而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适应高科技时代挑战的必然途径。 2. 确定过渡模式 3+综合试点,根据目前情况,应该可以确定过渡模式,再逐步推开。这种渐进的方法,有利于减小社会和学校震荡,有利于教师适应教学。本省初中阶段进行义务教育教材改革,自然科学是理科综合课程,社会是文科综合课程。本市1996年开始,使用综合课程的初中学生毕业,开始进入高中。招生考试命题考虑到实际情况,逐年增加综合题的份量,目前已经达到总分的35%。教师教学有了适应过程,从对综合的抵触到逐步适应,现在已经基本认同,除城市外,农村绝大多数学校完全实现了合科教学,并开始展示其优越性。 3. 重视综合科目命题对高中教学改革导向 综合科目命题对中学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在目前普高热的背景下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命题的好坏制约着综合考试改革的成败,加强命题技术的研究成为当前极为迫切的问题。笔者以为,综合科目的命题至少还应该更多地考虑以下方面: 1) 命题应该重视考查最重要的科学规律、方法。因为中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毕竟不只是知识面,的确需要掌握重要的基本的规律和运用水平,基本的实践和操作能力。如果离开这些,只是在学科可以结合的边缘进行综合,就可能违背改革的初衷,导致走向另一个极端。 2) 学科知识在综合科目考试中运用的比例。这是当前中学校长和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比例对校长来说是排课的依据,对教师来说是学科的地位,虽然综合科目力图回避这个问题,但是在当前还是回避不了的。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从政策上规定评价教师工作质量和水平外,学科在考试中的份量往往是校长们判断老师工作重要性和课时安排的基本依据。 3) 情景应该是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理解的。因为综合考试命题一般要求结合实际,结合到实际的问题,而且是综合的,其运用学科知识的指向性有时就不一定很明确。这样就很难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也就难以达到选拔学生的目的。同时,题目也不适宜选用某些学科特殊场合特用的太专业化的小技巧,因为高考题对中学教学的导向性太强,太专业太特殊的场合运用的解题技巧不仅有悖于综合考试的初衷,而且有可能把教学引导到歧路上去。 4) 题目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可以有公论的。因为真理是相对的,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的认识角度可以是不一样的,而对于考试来说,答案应该是权威的。今年本省会考试题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下午生物试卷有一道题和当天上午地理会考试题情景很接近,都是有关长江洪水问题的,生物和地理试卷要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这个现象。有的学生套用上午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回答生物试卷中的问题,而这个答案在生物试卷的评分标准看来是错误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学科试卷里学生是明确该用哪个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的,而综合科目的问题应该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认识和分析(当然应该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这样就对命题的答案把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个问题在今年的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的阅卷过程中人们已经发现了。 5) 综合科目考试难度的把握,这是保证生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如果题目全部是综合的,相当于全是新情景新问题,这在难度估计时通常得分率是很低的。笔者了解了今年各省保送生能力测试的难度情况,大多在0.5左右,有的只有0.4多一点。而这些学生不管怎么说总是应届学生群体中最优秀的一部分,全体考生考这份试卷至少要低0.1甚至更多。作为选拔性考试,这样的难度显然是不适合目前高考入学要求的。从难度把握技术上看,只要是新情景,一个个具体题目似乎并没有难到哪儿去,合起来难度就大了。综合考试本身就是新课题,一综合难度就上去了。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教委教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