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高效有序地搞好历史复习(五)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New Page 1
高效有序地搞好历史复习(五)

作者: 北京第四中学 李明赞 (04/26/2000)


  (接上期)  

  第二,审清问题。首先是审清题型,即该题属于上述4种题型的哪一种。一问一答型是最常见的题型,要抓住每一问要求的核心内容,依据材料回答。信息提取型,要求参照设问,分层提取有效信息,概括成简要文字回答。在分析材料层次时,可以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为界标,划分层次。最后集合层次要点,形成对整体材料的认识和评价。表格型材料题的特点是简洁,减少文字阅读量。表格是数量化的历史材料,它特别适合对经济统计资料的考查。阅读分析时一要注意横向读完纵向读,横向读变化(或发展),纵向读发展(或变化);二要注意经济现象与政治现象和文化科技现象之间的关系。限字小论文型要求答案高度概括,文字精炼。叙述成文时尽量“节约”用字,关联性的词语一律不要,只要大体能通顺即可。  

  其次要审明试题要求。看试题要求回答的是背景(原因、条件、目的);是过程、内容(人物、事件、阶段、措施、形式);是结果(性质、作用、意义、影响、评价)。答题针对性要强,不过多引伸,不能有遗漏求答项。

  再次要辨明试题有几问。如题目要求回答“异同”,实际是求答“异”和“同”两项。题目要求“结合××,分析……”,那么“结合××”本身就是一项求答内容。  

  第三,注意材料同教材知识的“貌合”与“神合”。任何材料知识都有教材知识做依托,只不过两者依托的关系是紧密一些还是松散一些,是直接的显性联系(貌合)还是间接的隐性联系(神合)。现在材料解析题,一般都要创设新情境,这更多的是与教材“神合”。

  在挖掘这种“神合”的联系因素时,既要注意史实性知识的联系,更要注意观点性知识的联系。

  第四,行文规范。首先是文字要求,简洁通顺,用历史学科语言(包括术语),禁绝文学描写类文字。其次是形式要求,要史论结合,“史”指具体的历史知识,“论”指历史性的观点、认识。一般是先叙述史实,再形成观点;也可先摆出观点,再用史实说明。  

  七、问答题复习建议

  历史问答题,是高考的主力题型。目前高考问答题,既有大跨度、高概括形式,又有小切口、深分析类型,而且有向综合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求分析和阐释要有一定的历史理论深度。从近几年高考问答题考查的趋向看,有两点情况值得同学们在复习时注意:  

  第一,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更好地体现在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之中。1998年高考第48题是普遍认同的好题。它不是一味拔高对能力考查的要求,而是通过对基本史实的分析来体现考生的思维素质。1999年高考三道问答题这种考查的趋向更加明显。这告诉我们,提高问答题解题能力,不能局限在问答题本身狭小范围内寻找解决途径,应当把问答题解题准备首先看作是一个知识掌握和积累的过程。没有广博、深厚的教材知识储备,问答题的解答就会陷入“无米之炊”的窘境,适用的方法派不上用场,也形成不了解题思路。第二,开放性问答题(一题多论,见1999年高考第42题,洋务运动评价题。)出现新导向,今后这类试题会进一步完善和发挥更大效用。这要求同学们复习时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既重视课本,又不为书本左右。下面就三类问答题题型提供一些解题思路。  

  (1)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其方法有:划分阶段评论;划分方面评论;综合上述两方面整体评论;联系时代条件评论;联系社会群体和阶级属性评论。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同样可以转用于评价历史事件,同学们不妨一试。  

  (2)比较类问答题的解题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历史事物的内涵、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类题中最难把握的是没有规定比较点的试题,这需要考生自己确定比较点。对于过程性历史事件,一般可先分成背景、过程、结果三大块,再分别就每一块确定具体的比较点。涉及到背景的比较点有:时代、原因、条件、目的等。涉及到过程的比较点有:阶段、人物(领导人、阶级阶层)、组织、纲领口号、措施、方式手段等。涉及到结果的比较点有:结局、性质、特点、功绩、局限性、作用、影响等。其他类型的比较对象,可以仿照上述相关要素确定比较点。  

  解答比较类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比大不比小”。比较的对象,应该是能够反映事物某一方面重要属性的内容,琐碎细小的内容不做比较。例如,比较具体的时间不同没有意义,但不同的时代可以比较。第二,解题时比较点要逐点对应,而不能把甲事物写一段,乙事物再写一段,这是叙述,不是比较。

  (3)观点评论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这类问答题的特点在于,评论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而是一种或几种观点,有相当难度。下面结合具体试题予以说明。  

  例题: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

  虽得天下,旋踵灭亡。”试结合史实说明董仲舒、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哪些方面是客观的?哪些方面是错误的?并分析两人作出这种评价的出发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