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备课组活动记录 ( 一 年级) 学科 语文 第 18 周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9-06-10

时间:200969

地点:104

参加人员:胡伟、胡颖

活动内容:

一、学习《让课堂闪烁创造的火花》的文章(节选)

学校以小学创造教育的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为保障。我们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充分发挥转制学校法定的自主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通道,促进内部评价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形成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

学校通过多年的探究实践,目前已形成了创造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策略及其相应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的策略是: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我们的做法是:
(
) 学习内容上注重发展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积极探究、创造实践,需要教师的引导。
1
 教师的引导表现在挖掘现有教材教法资源的延伸、拓展上。二年级自然常识教材分与合这节内容,书上只介绍而缺乏。教师对教材作了补充,于是便有了课堂上运用分与合的科学方法,设计你手中的笔的学生活动场面。英语课上四季的教学,教师对教材作了补充,增加了冬泳、温室中的荷花、演员拍电影的画面并制成多媒体课件。课堂上便有了学生用上四季的词互相间问答的句式练习和答案是求异思维的学生活动情形。
2
 教师的引导表现在组织学科间的融合、渗透上。学科知识的结构呈现其单一性,而现实中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思维、知识、技能、情意的综合应用及表现,因此教师要有机组合为学生创设学习问题解决的大环境。一年级书法课上引进画画,学生中锋运笔学画画,学画画又促进中锋运笔的笔划书写;陶艺课与美术相结合,课堂上学生自己设计造型,又自己塑造艺术形象;陶艺课与语文课相结合,语文课文中学生凭据语言文字想象人物形象、事物情形。陶艺课上学生塑造自己想象出来的实物、情形;数学课与体育课相结合,将体育课上学生竞赛得分引入数学课用它学习统计和计算。

3 教师的引导表现在利用现实社会的资源开放、引进上。语文课外滩新貌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考察外滩,学生活跃在现场获取各种信息的场面感染了素不相识的记者,便有了新民晚报上的照片及文字介绍:逸夫小学打开课堂的大门,把学生带入社会,把现实引进课堂。
4
 教师的引导表现在面对丰富多样的、不确定的学生实际应势利导显现教育的大智慧。手工劳动课上,突然有学生叫到:他把我的纸芯剪坏了。老师没有就事论事把教育简单化而是提示学生:我们也应该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材料利用起来,想象一下可以把他做成什么?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并且当堂制作,有的一剪为二,一段粘上红纸一段的下半部剪成一条一条向周围分开,形似章鱼在游动;有的制成了……课堂上学生的灵感思维火花闪烁。
5
 教师的引导表现在参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实践中。98年学校根据本校师资、学生、硬件设备的特点及创造教育的实施需求进行了陶艺等学校课程的开发。学校的制陶工场、陶艺馆为学生的创造潜能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引导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学习方式上注重探究性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关键要在接受式教学同时更重视引入探究性的问题解决的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在任务驱动下变被动为主动。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研究,在研究中创造。我们特别关注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操作、比较、尝试、想象、表演等具体的活动激发创造思维的灵感;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独立思考或互相交流,大胆设想问题解决的可能方案,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思路、方法以及独特的见解。

我们普遍采用的方法有:
激趣讨论、设疑诱导;分析比较、探索发现;角色扮演、开放教学;师生互动、经验共享;头脑风暴、训练直觉;求异求同、举一反三;体验积累、学以致用。

(三)、学习评价上注重激励性、过程性
  与探究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相匹配,我们在学习评价改革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改变传统上仅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试图建立一种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的新型评价方式。注重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的时间、意识、程度与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注重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情感、态度、个性、方法、能力等综合因素的提高与发展;注重评价过程中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注重多元化的评价,个体内容评价,分层递进评价等方式,力图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而非单一的选拔与鉴定功能。

1、即时反馈与延迟评价。2、正面评价与导向评价。

几年的课堂改革研究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而她的活力只有当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时才能体现,只有在课堂教学共同的创造中得到激活。

二、复习卷的类型

1、读一读,连一连

2、圈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3、把字连成词

4、选字、拼音填空

5、组词、选词填空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7、连词成句

8、古诗连线

9、阅读文章

活动小结:

1、通过学习了解了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创造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思维与意识等创造素质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挥的理想场所。课堂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真正的参与思考、探索、操作、问题解决以及知识材料意义建构等活动。这是创造教育在课堂渗透的关键所在,也是以上策略产生的根本依据。

2、根据一学期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有系统地进行复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熟悉更多的题目类型,让学生学以致用。

下周活动主题:

1、出期终考试卷

2、根据复习类型,出复习卷

                                                  备课组长:  胡伟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