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青春期现象”系列笔谈——学习压力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青春期现象”系列笔谈——学习压力

 

彭泗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后)

何友晖(香港大学心理系教授)

作用:一是检查学习效果;二是决定升学机会。所以考试成绩影响到教育机会的获取,而教育机会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事业走向和社会经济地位。当考试成绩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时,对考试的重视就无可厚非。

    但是,在目前的体制下,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的青少年非常有限,不到5%。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青少年还没有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前,就已经遭遇(或者被认为遭遇)了人生中重大的失败。这种失败的心理效应可能是久远的。如果一个社会中 95%以上的青少年都觉得自己是失败者,这个社会就很难有一个健康的精神面貌,它的发展难免蕴涵着巨大的问题。如果一个家长相信一考定终身,那么,他就有95%以上的可能性把自己的孩子定位为失败者。如果一个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关系到自己的脸面,那么,他就有95%以上的可能性“丢面子”。由此可见,考试迷信虽然情有可缘,但是它的危害很大。考试迷信的另一个危害是使参加考试者在考前如临大改,感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也因为考试焦虑而功亏一篑。

    在宏观环境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号召人们不去关心考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徒劳的。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有理由不过分看重考试:在办学途径始多元化,在职教育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升学机会不等于受教育机会。即使没有考上大学,人们仍然有很多学习机会,仍然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

    误解二:书上说的都是真理(书本迷信)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学习”与“读书”两个词往往不加区分:读了几年书与上了几年学意思相同。这一点可能不只是巧合。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读书。这种做法,不仅反映了对书本知识的重视,而且隐含着一个前提——书本是知识和真理的载体。毫无疑问,书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书上的内容大都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检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但是,书本不可能穷尽真理,书上的不少知识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阶段性成果,不可能很完善。

    对书本的迷信导致了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学习被看作是一个吸收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发现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过程。持这种态度的老师和学生强调“勤学苦练”,而不是“勤学好问”。因此,在学习方法上,注重的是重复性的练习,以熟练掌握书本知识为目标,而不是对知识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发挥。这种学习方法很容易造成所谓高分低能的不良后

果。很显然,如果不破除书本迷信,所谓知识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误解三:老师永远正确(教师迷信)

      在中国文化中,对师生关系有一个很好的设想:一是教学相长,即教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二是尊师爱生,即一方面学生要服从老师教导、维持老师尊严,另一方面老师要亲切关怀学生、 充分信任学生。从表面上看,这种师生关系是颇为平等的。但是,这些规范中有不少内容都停留在理想的层面,没有落到实处。在实际生活中,主导师生关系的是师道尊严,是尊师规范中所含的封建伦理关系。封建伦理确立了教师对学生的绝对权威,村师生关系类同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即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使学生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师道寡

  严的表现之一就是认为老师永远正确,老师说的都是真理,老师的权威不容挑战。

   一些研究发现,师道尊严的阴影至今犹存。在很多例、学里,学生仍然从属于教师。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方法上,师生都习惯于教师满堂灌,而不习惯于双方共同讨论,教师只习惯于按照预先准备好的讲义组织教学,不习惯根据学生实际情形灵活加以安排,只习惯于向学生提问,不习惯于学生不停地发问,如果有学生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不少老师往往恼羞成怒;(2)在思想教育上,教师习惯于简单训斥,不习惯于平等的坦诚的讨论;(3)在班级管理上,教师习惯于发号施令,而不注意学生的共同参与与自我管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在教师面前常常抱有无知感和卑下感,自信心不足,主动性和独立性差,缺少创新欲望。

    误解四:严师出高徒(严师迷信)

    在封建教育思想中,不仅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认为老师永远正确,而且认为老师越严厉越好。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相信“严师出高徒”。

    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对学生一定程度的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这种严格要求必须与对学生的爱护结合起来,必须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如果片面强调“严格”,就可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一些家长和教师认为“严就是爱”,因此表达爱的最好方式就是“严”,平时严格控制、严格要求,当孩子犯错误时就严厉斥责甚至严刑拷打。这种观念和做法与现代民主教育的思想背道而弛。当教师把学生当作犯人来严加看管的时候,学生就难免不把教师视为凶神恶煞。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学生怕学校怕教师的奇怪现象已经相当普遍。 199512 24日的《北京青年报》曾经发表了一篇题为“诊断学校恐怖症”的文章,文中报道了一组惊人的数据:我国存在心理障碍的小学生占20%至30%,中学生占40%至50%。前往北京一家心理门诊求助的儿童青少年中,近44%是因为所谓的“学校恐怖症”。文章指出,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差——一些教师“缺乏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有意无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实施不恰当的惩罚,给学生带来身心双重压力;甚至恶劣地对学生采取暴力处罚。”“有些教师充当了严师的角色,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是孩子的大朋友,训起孩子来就象是审犯人,这样发展下去怎能建立起正常的师生关系?”

    在理想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爱护学生,通过自己在学术上的专长和道德上的良好表现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但是,不少教师做不到这一点。一些教师利用自己身份角色上的优势地位来压制学生。对不听话的学生进行言语攻击,甚至体罚。结果导致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紧张和冲突。具体表现是:(1)部分“不听话”

的学生公开对抗教师,在一些地方曾经出现学生杀死教师的恶性案件;(2)部分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羞辱或过分惩罚而恨老师、怕老师,采取消极抵抗的办法来对付老师,如逃学、甚至离家出走,这类事件在中学较常见;(3)部分学生对老师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表面上很听话,但是内心并不尊重老师,在中小学.给

教师取带有负面意义的小名,在背后作弄老师等现象很常见。现实提醒我们,如果没有爱心,没有对学生的理想和尊重,片面强调严厉,那么,“严师出高徒”就只能是痴人说梦,实际的情况反而是“严师出恶徒”或“严师出病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