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这篇文章,不少老师都上过。今年
1、琥珀》是一篇极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学小品文。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对“琥珀”的了解,接着,根据学生急于想见到这块奇异琥珀样子的心理,采用了“篇末入手”、“逻辑提问”、“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法,运用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真实看到这块琥珀的样子,电脑演示琥珀的形成过程,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求知心切,积极性高,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大有好处,既解决难度较大的科学知识,又降低了坡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在老师的指导下,整体设计以推理过程统领全篇,重在体会科普故事中语言形象、准确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基本能够努力做到引领学生在读中体味作者推理的准确,以及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与生动性。
3、板书设计由题目琥珀(也就是这块琥珀本身)为放射点,逐步推导出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这一推导过程,完全符合一个研究者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板书的勾勒下,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楚,并且形象的演示了琥珀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