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为什么会对一名学生的行为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呢?归根结蒂是书法改变的是人的思维方式,最终导致行为方式的改变。
书法,远远不只是一种书画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最好的缩影和载体。书法不仅仅是让人习字,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思考。我们的先人就是依靠手中笔墨凝聚智慧的精华,传承了自己的思想文化,衍生了东方文明。古往今来的书法家,可不是艺术家的代名词。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皆有善书之人。其中不乏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驰骋沙场的将军、元帅、大文豪。他们虽生活年代不同且男女有别,但都无一例琴、棋、书、画样样擅长。书法已经融进了生活,笔墨也流淌进了血液。生活在中国的学生深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骨子里面流淌着对中国文化的喜欢和眷恋。捧着一本好贴,仔细品读,犹如面对一位良师,神智互接,你不但不会觉得枯燥,而且兴趣悠然。心智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练习书法,其实练的是心性,笔到心必道。久而久之,恬静自然的仪态必然具备。心性不骄不躁,自然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思考、择选,身心自然受益。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一直熏陶在这样的书法氛围当中,诗书之气会自然留露,你不思考都不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书写形式的改变和多元化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悄然发生着改变。这其中看似是进步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一种文化的的淡忘,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变得浮躁和不安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缺少了文化的依附,丢失了更加深邃的思考。而书法恰恰帮助人找回,并更懂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