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访谈:研究生进入中学从教心理一瞥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5-08

    被访者简介:李明,女,1974年初生于河南,1997年由河南大学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在中文系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2000年应届毕业,已经与北京某市重点学校签订就业协议。

据了解,今年高等学历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的人数比往年大大增加,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地方院校都有相当人数的硕士、甚至博士进入中学求职,为深入了解情况,k12工作室特走访了一位刚刚与一所北京市重点学校签订就业协议的硕士。

K12问∶你选择作中学教师,是出于自愿还是无处可去,为解决户口被迫选择中学?

李明:属于半推半就。首先,我比较乐意做大学教师,一年有三个月的假期,任何职业也比不了。但今年北京的大学大多都只要博士,做不成大学教师,只好找中学了。我不太喜欢机关办公室的工作,觉得那些琐碎事务太枯燥无味。

K12问:机关工作枯燥,你觉得中学教师会很轻松吗?

李明:当然不是的。在我求职试讲的过程中,我发现要讲好一堂课是很难的。我去了景山学校,那里的教学方法让我大开眼界,他们真正做到了“升华式”教学,教材仅仅是基础,仅仅是出发点,需要教师准备更多的相关知识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激发他们的思考。比如孙犁的《荷花淀》,他们要求不讲分段,不讲中心思想(这些教参里都有,学生会自己看),而要讲成一至二学时的“《荷花淀》研究”。听那里的老教师介绍后,我根本就没敢试讲。到其他学校试讲也一样,无论时间多长,怎么都觉得准备的不充分,不知自己重点抓的对不对、教案设计合不合理,一切都没把握。真不知道自己以后能不能胜任。

K12问:你的学历是硕士,知识水平算是比较高深的了,你认为自己进入中学后,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做那些调整?

李明:学历只是一张纸。三年研究生的学习,确实在专业方面我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与了解,而一枝独进就势必会影响对其他方面的注意。这三年的学习也使我的思维方式趋向于严谨的思考,缺乏灵活性。然而我认为“广泛”与“灵活”是中学老师更需要的思维与知识素质。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研究生甚至不如本科生,他们的思维是开阔的、灵活的,所以,我觉得我虽然拥有研究生学历,但在中学教师的岗位上,我和本科毕业生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即使是研究生学历,也没有什么可自以为是的。补充自己缺乏的现代艺术、科技、时尚方面的知识,开阔自己的思维,我认为是我应该进行调整的主要方面。 说严重一点儿,我甚至觉得研究生的学历对我来说是一种压力。因为自己是研究生,老教师或其他学历的教师会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我。他们认为研究生就应该懂得更多、更有办法、科研能力也非常强,可实际上可能我的水平与他们的期望有差距,那我会感到很痛苦。

K12问:在你实习或试讲的过程中,你肯定与学生有一些接触,你觉得他们容易相处吗?

李明:我认为教师工作很累,累就累在与学生的“交流”上。大学课堂上很少有学生问问题,大学老师可以教完课就走,但中小学老师不行。现在的学生看的、玩的、想的、做的都是我们以前或现在仍然未曾看过、玩过、想过、做过的,他们的问题也一样会出乎我们得意料,无论是知识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上的问题,可能我都不能给出标准的、肯定正确的答案。但为了能深入他们的心灵,让我说的话他们听得进去,我就必须先懂他们,向他们靠近。我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必须共存两种:朋友与老师,从学生方面讲,我必须先是一个老师,才能做一个朋友;从老师方面讲,我必须先做一个学生的朋友,然后才能成为他的老师。

K12: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想知道你上岗后对自己的事业有什么理想?

李明:我现在不可能谈什么改革,因为我还没有真正进入这个领域。我想我上岗后先要虚心地向已经取得教改成绩的教师学习,然后再谈其他。至于理想,我想我要达到的目标很简单,就使学生们能接受我、认可我是个“老师”就行了。

K12:非常感谢你回答了我们这么多的问题,对于即将登上讲台的毕业生来说,你的看法应该是很有代表性的。祝你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在三尺讲台上做出卓越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