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访谈:“激励”是我主要的方法和目的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5-23

    被访者简介:张长磊,1974年生于北京,1997年师范大学毕业,到北京市立新学校任高中物理教师及自费班班主任

K12:现在有的高中招收了不少自费生,并把他们集中在一个班里形成自费班,您作为自费班的班主任,请您谈谈有关他们的情况。

张长磊:好的。首先我介绍一下他们的入学情况。中考招生的时候,高中有一个自费生线,只有达到这个分数的考生,才能允许被录取为自费生,一般自费生线与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相差十分左右,所以自费生班的成绩相对集中。这是他们的整体特点。当然他们分数低一些也缘于不同情况,有的是因为临场发挥不好;有的是在考试前玩命突击达到了最高水平;但大部分学生的成绩与平时表现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自费班的某些学生入学后成绩可能比普通班的还要好,大部分比普通班低一些,差距也不是很大。

K12:既然是自费入高中学习,那么很可能是学生自己或学生家长非常希望他们能再升入大学,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是不是更大?

张长磊:是这样的。一方面,他们的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需要倍加努力。另一方面,家长的期望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大部分学生来自工薪阶层,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有的学生家长已经下岗或面临下岗。有的家长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不得当,学生成绩一不好,动不动就对学生抱怨为了他上高中家里交了很多钱。这给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说句实在话,我认为分自费班也不是非常合适的。学生总觉得比普通班学生矮一头,成绩不好时自己也降低要求,进取心逐渐减小。

K12:您作为自费班的班主任,针对他们的特殊情况、特殊心理是怎样进行教育的呢?

张长磊:“自费”是这些学生非常敏感的字眼,至今为止,我没有向学生提过一次有关“自费”的事情,因为这是他们心理的痛处,弄不好很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我告诉他们,在高中的起跑线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比谁差,只要勤奋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我只提出两个要求:“听话”;“投入”。我的原则是:多与学生接近,了解他们的真实心理,制定相应措施,采取相应方法。不过“激励”是我最主要的方法和目的。他们同样需要并可以树立良好的班风和班集体形象,“压力”必须运用得当,才能转化为“动力”。

K12:您提出的两个要求“听话”、“投入”很特别,您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张长磊:“听话”是指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他们来讲,尤其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投入”是指全身心地投入到高中的学习之中,只要现在尽心尽力,即使有挫折,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自己将来也不会后悔。

K12:实际您的这两个要求是很简单、很普通的,这是您的基本要求还是最高要求?

张长磊:既是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是很容易的,也是很不容易完成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已经非常详细和具体,我不想也不能再做出更具体的班规,两个字“听话”,很简单,不仅包括了学校、家长、老师的基本要求,而且比起繁琐的条条框框更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与认同。这才是我的用心。

K12:您带了三年自费班,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张长磊:太累。要重新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意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不停地对他们说,我都快成老太婆了。只要不提学习,他们一样活泼可爱,组织其他活动他们非常出色,有不少学生有特长。一提学习,他们就蔫了。 作为老师、班主任,就要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不是把学生当敌人,但对他们一定要用心琢磨,甚至“狡猾”,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才能管理好班级。

    K12:高二学生分文理科,现在您的学生是不是已经分到了不同的班?您能再介绍一下他们到新班集体后的大概情况吗?

    张长磊:是的。实际他们都非常有潜力,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环境,现在他们在新集体里表现还不错。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他们的特点和我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有学习动力,不断挖掘潜力,学习一定要刻苦努力,最关键的是要有毅力,老师和家长可以“适当”的施加压力,压力可以转换成动力。

    K12: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