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正确认识“综合科目考试”,把握复习原则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8-18

正确认识“综合科目考试”,把握复习原则

连凤羽    米庆春    武甲元

      吉林省是参加2000年《综合科目》(指“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高考的试点省。通过对省内高三复习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高考改革有关文件的认真学习,笔者认为在《综合科目》的迎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正确理解“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涵义

       “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是综合科目命题的原则之一。但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高考是超纲考试,它所反对的是对大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以及对大纲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提倡的是对大纲所规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它意味着试题要适当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的题目,以及创设一些新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在以往的高考中也有不少这类试题。例如前几处高考化学试题中曾涉及科学家新近发现的C60的物质,由此考查同素异形体的概念,C60是大纲未曾规定、教材上也未曾出现的,但学生只要准确理解了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就完全可以判断它与金刚石、石墨都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本题虽难度不大,但可以看作是既遵循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的一个例子。

       2.明确“综合科目”与“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的区别

       首先,“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所面对的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小群体,而“综合科目”则面对试点省的全体考生;其次,二者综合的程度不同,“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包含着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八个学科的内容,而“综合科目”只综合的跨大,而“综合科目”中主要是学科内的综合,且着重于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在“综合科目”的复习中切勿瞄准“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的高度进行教学。

       3.“综合科目”的迎考复习中宜立足学科、突出主干、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按有关文件规定,“综合科目”中的试题首先是学科内的综合,其次才是跨学科的综合。跨学科综合的题目比例不会大。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立足本学科的主干知识,使学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本学科的主干知识,不必面面俱到,克服“我领着复习了但没有考,不是我的责任,考了,但没有复习过,则是重大失误”的不正确认识。当然,在复习主干知识的同时,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实际问题,由此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综合科目”的迎考复习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为宜。第一个阶段是对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和深化,引导学生把握学科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进行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引导学生运用学科内的不同主干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阶段,是所谓“模拟训练”阶段,训练的内容仍以学科内主干知识的综合为主,但要有适当比例的跨学科知识综合的题目。在这三个阶段中,应以前两个阶段为主,学生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在这两个阶段完成的,模拟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题目对学生进行最后的知识和能力检测,并经过认真的讲评和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弥补学生的不足。

       4.合理控制“综合科目”复习教学的深度和难度

       “综合科目”设置以后,各相关学科复习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应比原来“3+2”时有所降低。道理很简单,以前的物理、化学(或政治、历史)每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每科为120分钟,而现在的“综合科目”分别包括3个学科,满分2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且要涉及各学科的主干知识,如果各学科都瞄准原来“3+2”时的较难题目命题,绝大多数考生是难以招架的。况且,“综合科目”设置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单独学科能力的考查应退居次位,学科复习教学的深度和难度适当降低也是顺理成章的。

       5.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能力培养和能力考查的关系

       高三总复习教学属于能力培养的一个阶段,高考是能力考查的一种重要手段。总复习教学应把基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而不应放在猜测“综合科目”命题设计(尤其是跨学科的综合题目)上。

       笔者认为在“综合科目”迎考复习中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倾向性问题。一是不要以相关学科所涉及的共同内容设计专题来带动复习教学。这不仅是由于跨学科综合题目所占比例不会大,更主要的是这种专题侧重的是各科共同知识的归纳,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无大补益,且会消耗不少教学精力,削弱学科教学的复习。二是不要把跨学科的综合理解为科普知识(如环境、能源、人口、可持续发展、金融、贸易等)的简单组合。诚然,从高一乃至初中、小学就应加强科普教育,这对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以至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但由了解知识到能力形成是需要一段过程的,在高三复习这一短暂时间内补充较大量科普知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未必有多大作用,由打牢基础、引导应用、形成学科能力再进而形成跨学科能力倒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三是不要花费过多精力设计跨学科综合的题目,以防降低学科复习教学的质量。四是不要低估学生的综合水平。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长期以来仅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遇到跨学科综合的题目颇感困难是自然的事情,而我们的学生则在同时学习着相关的几门课程,只要在教学中注意对他们的基本能力进行培养,他们在解决跨学科综合的题目时倒会比老师要顺利得多。当然,这并不是说学生的综合能力不需要教师加以培养就会自然产生,而是说教师不要期望通过跨学科综合题的大量训练来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学科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应体现在进行学科复习教学的同时,不断启发、提醒、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训练学生形成综合、全面的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长春市教委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