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小金鱼
课业类型:中国画
执 教:陈梅芳
教学对象:三年级(2)班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绘画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玄妙的表现意境,著称世界。是我国各类优秀艺术形式中的精髓。作为中国的少年儿童应该从小树立民族意识,热爱民族文化艺术,使中国画得到继承和发扬。
知识与技能:中国画有特殊的绘画工具:笔、墨、纸、砚。讲究用笔,水墨变化意趣横生。纸薄且吸水性强,称之为宣。也可用绢来代替宣纸,称为绢画。
学会用浓淡两种用墨来表现金鱼的大体外形。掌握基本绘画要领,使画面中金鱼造型生动有趣,具有儿童国画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讲授、学习、示范、临习、评价
教学重点:小金鱼的动态描绘与整体构图
教学难点:能够较好掌握水墨的浓淡变化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3分钟)
第一阶段:
师: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个谜语------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屏幕出现谜面)
圆眼睛,圆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水绿草映衬它,好象一朵朵鲜花。
谁来读读谜面?谁来猜?
生:------
师:答案是金鱼。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画金鱼。谁猜对了请举手?
生:-------
师:有很多聪明的同学,请为自己鼓掌!
2、教学过程
第二阶段(4-5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都很努力地思考了问题,猜了一个有趣的谜语。现在谁敢到黑板上画画金鱼?
生:------
师:谁画的最棒?为什么?(大家评,请同学回答)
生:讲出最棒的理由。
师:金鱼的种类很多很多,外形独特,色彩斑斓,非常漂亮。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样子十分招人喜欢。(多媒体金鱼图片)
第三阶段(2-3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是用粉笔画金鱼。现在老师要教大家用中国画材料画金鱼,同学们说好不好?谁告诉老师,中国画需要那些工具?
生:-----
师:(结论并出示教具)
笔(毛笔)、墨(墨汁、墨条)、纸(宣纸)、砚(研磨的工具)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准备好用具了吗?
3、 教学过程
第四阶段:(15分钟)
教授绘画口诀:一只笔来蘸淡墨,
圆圆两只眼、方方鼓肚皮,
浓墨画尾巴,只要两三笔。
添上眼睛和鱼鳍。
最后换上红外衣!
师演示,学生临习
师:请出示你的作业-----都不错。
生:(来说一说)
师生;评出优秀作业
4、 教学拓展:
第五阶段:(2-3分钟)
中国画除了要画好所描绘的对象外,画面上还要有题字(落款)、铃印和装裱;中国画的种类有动物、人物、山水、花鸟鱼虫------
教学反思:
我上的这节课课题为“画金鱼”,课业类型属于中国画水墨画。教学对象为本校三年级学生。
这节课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一节全新的课型。我所面对的班级同学在上这节课之前,对中国画的认识几乎为零,更别说能熟练的运用中国画工具进行绘画了!课前自己也只要求学生准备好学具,未进行任何试教。面对这样的一节课我能上好吗?知情的老师暗地为我捏了把汗!就来校长都说:“你的胆子可真大!”其实,对我来说,我选择为三年级同学上的这节国画课并不盲目!原因有几个:第一,这个年级我是从一年级开始带起的。我对整个年级学生的了解和把握以及学生对我的信赖。使我们和学生们之间产生了默契。自信也就来源于此。当然有些事情自己能够把握的同样也会有担心,假如同学们上课时是因为过分好奇和急于表现,而发生意外:例如打翻墨水,面对宣纸无从下笔、作业效果会不会很差等等情况时自己该怎么办?但回过头来想想也未必。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如果考虑的过于面面俱到就会如同嚼腊。课堂本身就是遗憾的艺术。在一张白纸上才能描绘出最美的图画。目前的三年级同学正是面临这样一种情况。所以我权衡利弊最后我决定选择挑战。另一个原因:我们的青教评比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决战课堂而进行的。新教材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观点思路。
在新的美术教材中提倡用丰富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手段对孩子进行教学,但唯独没有提到国画教学,我们都知道,只有民族性才会有世界性,民族才是国家之魂。我们的民族绘画竟然在自己的美术教科书中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二期美术课改的败笔,今年九月份我校在低年级中开设了自己的国画班。这是一个睿智的决策。这也不是每一个决策者都能想到或者做到的。我为学校和这些孩子自豪。所以我愿意挑战。
对一新事物的反映往往都是新奇。在课堂中,孩子们的确兴奋和激动,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每一学生都静情投入到绘画中来,体验墨色与水的交融变化得到的快乐。仅凭这些还有什么是老师不能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