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二、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
1、掌握本册(书后)要求学生学会的所有词语,能理解,并会运用。
2、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
4、句子:
1学过的句子会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2能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应用。
3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4能根据要求改写句子:缩句、修改病句、句子的转换、填写关联词)
5、能默写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
●阅读:(既有对课外阅读的训练,也有对课内知识的巩固)
1、能读懂简短的文章,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正确回答问题。
4、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5、在阅读训练中,结合基础基本功的训练。
●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按一定的写作顺序,根据内容分段叙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做到书写规范,整洁。
5、35分钟完成350字以上的文章。
6、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复习措施:
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想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四、复习方法:
分为: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写作等五个部分。
1、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进行复习。
2、积累运用总结出题型重在平时的练习。
3、阅读部分的训练,通过针对性出题,加强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训练。
4、作文主要以记事文章为主,每个班级针对自己班存在问题,老师进行讲解。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是重点。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探究性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以引导、归纳练习为主,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五、复习课时安排:
复习时间为6月15日到20日 总计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