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接受新词语需要有度

作者(来源):罗 玨    发布时间:2008-09-25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语言的规范使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律对语言的规范使用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近年来,由于网络文化的兴起,语言文字不规范使用现象时有发生。殊不知,就在你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时,你已在不经意间做了违反国家法律的事情。针对一些新兴词汇、网络语言等不规范语言是否应该使用的问题,社会各界还存在着争议。

    就在主流声音谴责一些新兴的用语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不可以一棍子打死,新兴的表达方法是语言的一种进步。

    有人提出,网络新词代表了高效率(比如输入“886代表再见的意思,却比“再见”两个字拼写起来更容易),这些语言的使用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也有人认为这种充满活力的语言“创新”精神是“网化语”在年轻人之间广泛流传的重要原因。当然,语言创新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被人接受,别人不理解,这种创新就是失败,就不会流传。

    作家陈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语言总是要发展的,我们今天所用的很多字和词,就不是它本来的意义,在变化的过程中,肯定有很多不习惯,不适应,但语言不会因为有人不喜欢而不变化,它只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耀晶指出,语言是生动多样的,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的。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批网络词语,这些词语很可能会与现有的规范和观念产生摩擦和冲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形成新的规范。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格调不高、相当粗俗的词语也在网上活跃,如TMD,就是“国骂”的简称。这样的语言应该坚决摈弃。

    目前,国内对于一些新兴用语的研究早已展开。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已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网络传播学院,其中设立了网络语言应用系,有关网络新词新语的研究课题已经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部分来自网络的新词新语将被编入网络用语辞典,相关的专著和教材也将出炉,一门新兴学科——网络语言学正在建立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兴语言中一些生动活泼、简洁明快的用语将被纳入规范语言,而一些诸如“火星文”等糟粕文化将在法律禁止中被人们所抛弃。

    语言的使用需要规范,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人提出,要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善待自己的母语,这句话说得很好。记者认为,善待自己的母语应该从两个层面上去理解。首先就是要规范使用,自觉维护语言的纯洁性。其次,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允许语言的创新,因为语言作为社会文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也需要进步,也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语言的创新需要一个度,注入新鲜血液的前提是积极向上,生动形象,能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只有在这样不断的筛选和甄别中,我们的语言文字才会在规范中不断汲取养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