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教育个案

作者(来源):张钰敏    发布时间:2009-06-24

案例: 

一年级(1)班  小刘      7岁。

主要表现: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时不时在课堂上打打太极拳;上课回答问题要么答非所问,要么连问题都没听清楚;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做作业时,经常拖拉,十次就有九次来不及做;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不管事。

评析: 

学习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个人的学习,有助于个人的生活,有助于以后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使其真正获得成功。不良的行为习惯可导致一个人行为偏差,严重的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小刘同学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小刘同学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又没有常性,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方法:

扬长避短。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我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他如何才能把事做好?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引导的目的在于使让他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他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他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事事养成计划性。我利用晨会、班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小刘同学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放手让其独立帮助和引导后,我试着让小刘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他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4、经常和家长联系,共同促进他的进步。耐心说服家长配合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多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和在生活中的表现,多问一下学会学校今天一天发生的事情,多与学生沟通,并抽时间帮助他把问题解决。如有家长无法解决的问题告诉老师,老师给予解决。  

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在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小刘同学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听课认真了,坐得住了,精力集中了,同学们也都愿意和他交流合作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劳动也非常积极。在家也变成一个好孩子了。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