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2009年樱花园小学 教学评比大赛——数学 《角与直角》说课稿

作者(来源):许卓琼    发布时间:2009-10-30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新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与直角》。这节课是从图形到角的活动中学习新知,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会判断直角,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确立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直角的判断。

 

本课我采用了直观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观察思考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活动

    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原教案的导入和认识角教学上是按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的,思路在继续“教教材”,不仅教学过程一般化,学生也没有真正进入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在新教案中的导入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包括教师自身的优势、特长)所设计的。课前谈话就足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用一句“今天我带来了一位数学朋友”直接导入课题后.

    2、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将生活中的角上升到数学中的角。原教案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忽略了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新教案的学习活动重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在在找小青蛙身上的角这一活动,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又不停留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的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对数学中的角有了正确的认识。这些“数学上的角”跟学生“经验中的角”存在一定的差异,也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也正是这种冲突将激励着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比较与发现中。

    3、“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原教案中角的大小比较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达到高涨。新教案中教师则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引导和在“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情景条件下才能有效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学整体上更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更紧密,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问题进而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构建知识。最后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加以巩固。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都得到了广泛的调动。

    4、关注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继续发展需要。原教案的作业和反馈都是较单一的,形式上和要求上还不够多元。在新教案中教师考虑到了不同的学生完成作业的量上可以有差异,尤其在在反馈上采取的形式和评价也是多样的,比如pand判断直角的方法和小结折纸都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反馈。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