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应试”衍生“应赛” 创新赛岂能弄虚作假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12-29

    创新精神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够培养的,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教授近日针对各类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出现的“应赛”现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他认为,这种由“应试”而衍生的“应赛”现象,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原来在创业大赛举行初期,学生只要有一个创意就能够得奖了,但随着创业大赛的发展,创业计划大赛不再是空中楼阁式的“创意大赛”了,几乎每一个参赛项目都要有一个核心技术,项目的技术含量成为能否得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一些平时对创新创业教育不甚重视的学校纷纷考虑采取对策。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某名牌高校的一项与照明相关的项目就是该校一名教授“慷慨贡献”出来的一个产品专利,再由学校成立创业大赛办公室,组织对风险投资有经验的教授负责帮助学生写好吸引风险投资的创业计划书。在近期举行的一次机器人大赛上,本市某著名高校平时并没有组织学生参加过机器人研制,但是参赛学生操纵的机器人却投篮屡屡得分,连业内专家都连声赞叹为“专业水准”。赛后了解才知道这个机器人是该校一位长期从事机器人研制的教授亲手制造的,为了学校的“荣誉”临时“转让”给了学生,美其名曰“为校争光”。

    谢绳武认为,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并且获奖,但是获奖并非主要目的,学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并且通过竞赛给学生提供认识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学校不应该参与到学生的竞赛中,甚至在一些科研竞赛中弄虚作假代替学生参赛,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