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中国教育何时才能信息化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1-04-04

    我国老一代领导人邓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在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的今天,世界各国都给予教育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支持,并不断将信息技术积极、有效应用于现代教育当中,这成为了培养信息人才的重要举措。日前,国内权威机构CCID(中国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系统集成商——翰林汇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京联合公布了其利用问卷、电话调查和面访等调查方式对250所中小学校、208个有效样本取得的《中国信息化教育报告》。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5到10年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据了解,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国务院基教司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下达了《关于建立首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实验区”的通知》和《初、中等学校校园网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两个通知,要求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校园网,发展远程教育。

    教育部提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网络联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信息化教育市场规模将达15.3亿元

    《中国信息化教育发展报告》显示,2000年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市场的总体规模为10.1亿元。该报告中将信息化教育市场结构细分为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软件和校园网。其中2000年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软件市场规模为1.2亿元,校园网市场规模为8.9亿元。CCID预测,2001年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市场规模为15.3亿元。

    据了解,全国共有教育软件生产厂商200多家,教育软件产品近3000种。目前市场上教育软件厂商以翰林汇、科利华和金洪恩为代表。

    CCID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中小学校园网的总体市场规模为8.9亿元,其中软件投资占总投资的9.1%。2001年全国预计有2000余所中小学校建设校园网,校园网的总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4亿元,比2000年增长57.3%。其中,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校园网应用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软件应用将成为校园网建设的重点。

    五大因素制约信息化教育发展

    尽管信息化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由于资金、人员及对信息的认识、技术历史发展等原因,使得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育软件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还较差。其次在部分人眼中,还存在“重硬轻软”的现象。三是有限的教育经费无法承担昂贵的设备投入。四是应用系统的技术要求远高于教师技术水平的现状。五是在应用开发上对教师的要求超出了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知识水平。

    信息化教育还缺什么

    翰林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200家中小学校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校园网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的需求将快速上升,学校需要投资少、应用难度小、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及方案,家庭教育软件需求将继续上升。2000年底教育部开始实施的“校校通”直接推动了校园网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需求的快速上升。

    调查还表明,学校需要投资少、应用难度小、能够满足需求的产品及方案。在品牌、功能、服务和价格4个影响购买的因素选择中,价格因素以39.4%的比例居首位,其次是功能,被选择比例为31.6%。因此,价格和功能是影响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产品购买的主要因素。此调查还显示,家庭教育软件需求继续上升。当前影响校园网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资源库匮乏。在被调查用户中,62%的中小学教师表示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教学资源不丰富,64%认为在校园网软件应用方面需要完善教学资源库。

    除教学资源库外,学科辅助教学、课件开发平台和教学管理软件也是信息化教育产品需求的重点。在被调查者中,52%的中小学2001年计划采购学科辅助教学软件,38%的中小学计划采购课件开发平台,32%的中小学计划采购教学管理软件。教学辅助开发工具和课件开发平台是为信息化教学实现过程的产品,由此可见,校园网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围绕整个教学过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