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概说:远程教育面面观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1-25

    一、远程教育概念及渊源

    远程教育源自欧美,至今已历经数代的演变。第一代的函授教学,始于1840年,以印刷资料为主要沟通媒介。第二代的远距教育始于1970 年初,英国开放大学设立,将整体的系统观融入远距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此时在函授教学的基础上兼采广播与录像的媒体,利用收音机、电视机与录音机等设备进行教学。在第二代远程基础上,再加上通过电话、卫星、有线电视及数字化互联网进行的交互式远距教学,就形成了第三代远程教育系统。

    当前方兴未艾的远程教育则属于第三代,它建立在互联网络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网络教育”的同义语。由于1999年元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一文中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在我国教育界,第三代远程教育也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

    支撑现代远程教育迅速崛起的基础是因特网和多媒体。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多用于高校的学历教学上,同时一些职业学校也利用远程教育开展网上的各种培训。对于中小学来讲,网上远程教育主要是体现在网校的同步与辅助教学层面。

    能够在网络上实现远程教学的手段包括:多媒体网络教室或多功能厅、校园网、可联入因特网的个人电脑、可视电话、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从实际调研的情况分析,现在中小学远程教育的主要实现手段是家用电脑和因特网上的辅助教学。对于教师服务端,也是通过将网上课程和练习等内容上传到网上,然后再由学生通过指定的账号和密码进入浏览,目前大多数网校也提供课程内容下载的功能。

    目前,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媒体,主要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自学软件,用来辅助教师教学和提供给学生自学。学生的答疑也通过因特网上的电子邮件或聊天室等多种形式完成。

    从技术上来讲,现代远程教育使用的是双向交互式通讯媒体,是建立在电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双向电子通信技术与教育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紧密结合基础上的。它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化、实时性、综合性和适应性的基本特征,给这种教育模式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发展的契机,必将使现代远程教育逐步摆脱传统教学和学习理论的束缚,突破学校、班级课堂教学的樊笼,从根本上改变远距离教育的面貌。

    因特网能够支持远程教育,当然离不开先进的传输技术。光纤通信 、卫星通信、 微波通信和综合业务数字通讯网(ISDN)及DDN、ATM和千兆位以太网等,共同构建了这种高速、立体的传输通道。

    二、远程教育平台 远程教育主要通过视频流技术来传送信息,并辅以超文本方式。因此,远程教育平台的重点在于远程视频教学平台。视频教学平台能够在分布于全国的多个教室之间实时地传送教学现场的图像和声音。和传统的电视不同,这是一种双向全交互的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基本上是“面对面”的,有临场感和亲切感。视频教学平台可以用于授课、答疑、考试等远程教学活动,是目前远程教育最重要的教学平台。

    远程教育的视频教学主要分为卫星远程教学平台和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两大部分。其中卫星远程教学平台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

    卫星视频广播: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实时传送高清晰度的视频压缩节目(MPEG-2),教学效果较好。这种系统类似于传统的电视教学,一般需要其他的交互手段予以支持。

    卫星IP数据广播:支持多媒体数据的传送。通过卫星广播已经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各教学点通过卫星接收设备接收以后,存储在当地的服务器上供学生点播学习。和前一种卫星应用方式相比,更节约信道带宽和信道成本。目前也需要其他交互手段的支持。

    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育平台主要为安装在教师端服务器上的软件,利用这些软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远程教学的视频传送。由于直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也可以很方便地传送基于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一些超媒体文件。这种传送方式主要以基于WEB的流媒体视频技术为主,分为多媒体教学点播、现场直播、教学转播、远程监控等多个部分,其中多媒体点播教学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

    另外,远程教育中的答疑、实验、交流、信息、管理、考试等诸多教学环节一般都直接利用Internet来实现。除服务器端外,各教学站点所采用的面向学生的教学设备主要是大屏幕投影、个人电脑和电视终端。从发展趋势来讲,基于WEB的流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将是远程教育平台的新趋势。在此环境下,学生不仅可以很方便随时进行课程的点播,课件下载,同时也可以利用提供的资源库快速查找所需要的学习资料,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

    目前,由于受基础设备的影响,中小学内以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育平台的模式为主,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教学与辅导的业务。但随着校校通工程的逐步深入,采用卫星和互联网联合教学的模式将被更广泛应用。

    三、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概述

    1998年9月11日,教育部决定正式启动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获准成为第一批办学试点单位。现代远程教育在高等院校的试点,旨在摸索现代远程教育在技术、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侧重继续教育,开设学士、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课程,享受国家规划的相应学位授予权。

    到2000年底,全国高校中有31所教育部批准的网络学校试点院校;还有近100所高校获得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资格;同时有300所左右的高校在进行网络教学的准备;全国接受网络远程教育的学生已达5万人左右。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始对在校生的毕业证书和“网上人大”毕业学生的毕业证书不作任何区分,使高校的远程教育再一次升级。

    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远程教育的管理,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总方针是“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的,管理服务是保证。其中的资源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2001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她在讲话中总结道:

    “教育网络基础建设快速推进。教育科研网已成为我国第二大互联网络,连接140多个城市的700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用户数量达400多万,不仅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平台,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作出了贡献。

    “远程教育迈出了向网络化发展的新步伐。已开通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已具备播出8套电视、8套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实现了卫星网与CERNET的高速连接,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具有交互功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重点高校开办的网上教育试点进展顺利。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进展。据不完全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近6万所,建立校园网近3000个,每年有3000多万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

    为了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加强网络教育的规模化、加强与国际接轨,在6月20日举行的新世纪全国网络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政府又公布了首批网络教育技术试用标准。2001年12月15日~16日,北京师范大学专门召开了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进一步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远程教育技术标准。

    另据报道,由于上网费用的降低和带宽的增加,我国互联网用户去年保持了增长态势,仅去年一年就新增用户106万户,总数达到1591万户。这一数据意味着我们离远程教育的距离又近一步。

    四、我国中小学远程教育现状

    现代远程教育虽然能应用于不同的教育领域,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等领域都有普及意义,但目前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大都集中于大学的学历教育。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应用于各个网校。我国目前面向中小学的“网校”约有200多所,目前较为典型的有101网校、国讯网校、四中网校、北大附中网校、国联网校、联想网校、科利华网校、希望网校等。

    2000年11月,全国“信息技术及应用远程培训”教育工程正式实施,简称“IT&AT教育工程”。该工程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承办,主要通过卫星IP频道循环播出,其服务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既可以集体学习,也可以个人自学。

    2002年1月,经过近半年的试播,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同步课堂”IP频道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上正式开播。该节目的开播,使西部地区和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实现了与东部发达地区学生同步上课,共享东部地区优秀的教育资源。

    “基础教学同步课堂”节目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IP多媒体课件和电视两种形式,播出与教师授课进度相同的课程。西部地区的师生可以实时收看电视,或通过IP数据广播将课件下载到计算机服务器上,进行非实时学习。目前,该节目电视课程每周播出7天,每天播出3课时,IP节目全天循环播出。

    另据报载,6月5日,由哈尔滨六中发起的全国基础教育远程教育联盟成立,于2001年底建成全国教育网络平台,实现全国名校权威资源共享,并最终实现网上招生、网上教学、网上考试。6 月7日,合肥市开通了教育信息平台,该平台将成为全市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此外,浙江杭州、安徽铜陵、深圳罗湖、河南焦作、广西柳州等一大批城市教委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中心网站,以实现城域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这些城域教育网的建立必将更进一步推动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

    五、校校通工程概述

    教育部确定的“校校通”工程,其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具体目标是: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校校通”工程的基本任务包括:以多种形式实现与互联网的连通,建设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及相应的师资培训等,从而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变革。

    “校校通”分为三个层次: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计算机直接上网;山区、偏远地区可通过教育卫星宽带网接收和下载信息;上述两种方式目前仍无法实现的,则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光盘或VCD教学片、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

    “校校通”的核心是利用多种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资源库的建设是校校通工程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包括媒体素材库、网络课程以及课件库、学科背景资料以及与教育有关的百科知识库、教学案例与题库等,并逐步将教育图书和教育音视频资料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发展目标是将中小学的绝大部分教育资源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贯彻统筹规划、分工合作、鼓励竞争、资源共享的方针,要充分利用已有社会资源,要引入招标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所有的基础教育资源都要向社会公布,避免重复开发,要使实现“校校通”的中小学师生共享,有条件的应向中小学师生免费。

    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地区,把辖区内若干中小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学校可直接与本区的中心教育网站相连,建设三网(计算机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合一的“教育城域网”。

    国家不提倡将“校校通”等同于“校校网”,“校校通”的目标并不是要每所学校都建起庞大的校园网,而是让90%以上的中小学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用经济的成本获得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课程,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六、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这一问题在第三世界国家尤其突出。而普及远程教育,不仅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将成为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动力。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按照“十五”计划,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将全部建立校园网,并全部接入教育和研究计算机网;届时全部普通高校学生上网率将达到1 00%,同时,部分高校通过举办网络教育学院,将使通过网络教育方式学习的注册人数达到500万人。另据悉,2002年1月,以“社区信息化”为主题的家庭上网工程在京正式启动,家庭上网工程必将更进一步推动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

    据有关教育专家研究,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重要区别,是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体现个性化学习。而网络教育的竞争关键在于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网络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的服务。

    目前,无论是高校的远程教育还是中小学网上课程,其表现形式均相似,即教材、课件、光盘、辅导资料四位一体,以课件为核心。网络课件一部分是通过卫星教育频道播放,或上传到互联网上以供学生下载;另一部分则是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手段如VCD光盘、CDROM软件等提供。

    从网络技术及教学设计的观念转变来看,远程网络教育的发展基本趋向于跨媒体、智能化、互动化和个性化。另外,实现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环境的高效规划与管理也将是远程教育发展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远程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快速发展期,缺乏可借鉴的成熟商业模式与成功经验。虽然已出台了首批网络教育技术试用标准,但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尚有待突破,如数据的压缩、传输技术、多媒体视像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以及课件制作系统技术等。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校和急需远程职业培训的企业和部门来说,更需要的可能是技术与内容的整合。因此,需要一批以提供技术平台为主并整合了多种教育资源的网络教育ASP。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一)《引子:不平静的2001年 》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二)《鸟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与发展 》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三)《梳理:“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走势 》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四)《盘点:教育软件争相斗艳 》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六)《品味: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 》
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盘点(七)《纪实:2001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