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对我市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思考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1999-10-14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在国内的许多发达地区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我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情况难尽如人意,一些学校的计算机课难开。对此问题,记者做了调查。

    计算机配备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据市教育部门统计,截至去年4月,我市1730所普通中小学共有计算机7275台,平均一所学校仅为4.2台,其中,最高的为西岗区(18台),最低的为普兰店市(仅0.1台),全市每103名学生才拥有一台计算机。而国家教育部门在1996年颁布的中小学计算机设备最低配备标准是:高完中每校至少25台以上,初中至少20台以上,小学至少15台以上。同时,在已配备的计算机中,规格也不统一,有学习机、苹果机、286、386、486、586;计算机配置也多样,有单显,有彩显,有的有硬盘,有的无硬盘。计算机数量不足,设备落后难以适应和满足教学的需要。

  计算机成了装饰品

有的学校虽然已经配备了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然而,学校并没有安排专职或兼职的计算机课教师,当然也就谈不上开课,计算机只好闲置,成为了学校的装饰品。而有位校领导竟说:“学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配上了计算机,一旦让学生摆弄坏了咋办?谁再为学校配备?”这种办学认识上的偏差,致使学校有计算机不开课的现象并非个别,同时,也造成了计算机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

  计算机成了“创收机”

个别学校,把正常的计算机教学与办“特长班”混为一谈,正常按课程计划上的计算机课也要让学生缴费。实际上,有的学校收了费,计算机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有的家长抱怨说,学生学了两个学期后,也只能玩玩游戏而已,难说会操作计算机。还有的个别学校,自订收费标准,实属乱收费。

  此外,一些学校受条件所限,尚没有配备计算机。我市某区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至今未配备计算机,原因是这所学校太“热”。选校生太多,学生超量,教室装学生都不够用,哪还能安装计算机?校长对此只能是无可奈何。

  面对我市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相对滞后的状况,专家们对此提出了建议和思考,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关注。

  思考之一,树立计算机教学的紧迫感。中小学的计算机教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有明确论述,教育部也将提出技术性标准,2002年,普通高中要把信息教育作为必修课。从人才培养的观念出发,话不妨说得远一点,很有可能,将来的高校自主招生会把计算机列为考核科目,我们不能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据专家介绍,美国政府提出到2000年,美国12岁以上的青少年必须会上网,使用互联网,全美国的每间教室和每个图书馆都将联上信息高速公路,目前,美国已有150万名学生在家上“网学”。

  思考之二,有关教育部门应加强检查和督导评估。据资料表明,截至去年4月,近250所学校配备了计算机,然而,开设计算机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的学校共有183所,尚有60多所拥有计算机的学校没有开课,还有不少学校,也只是在上公开课时用计算机,这不能不说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思考之三,学校计算机教学应该与家庭计算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据市信息产业局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我市家庭计算机拥有量的比例平均为24.02台。用途方面,孩子用的占54.93%。因此,学校的计算机教育莫忽略家庭计算机教育资源的开发。

  思考之四,尽早建立局网和校园网,开通远程教育网络,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充分优化和共享,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市教委所属的12所普通高中,尚无一家建立校园局网,此状况亟待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