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编辑同志刚进入暑假,我发现亲朋好友的孩子没有一个“休假”的,忙补习“这个”学习“那个”。再看大街小巷,各种招生广告“铺天盖地”:美术辅导班、舞蹈启蒙班、声乐培训班、小提琴、电子琴辅导班、奥数、新新数学培训班……这片风景是非功过,该如何评说?
    退休教师 沈延安
    [记者调查]:接到读者来信后,记者对几个办班人及有孩子参加的家长进行了采访。某美术培训班的招生广告称“师资力量雄厚”,辅导老师的作品曾获大奖。但面对记者,23岁的女教师则害羞地说:暑假没事,与其闲着倒不如发挥自己一技之长办班。现在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出人头地。办班,就是为了却家长的心愿,给爱好美术的孩子提供学习的场所。
    一男教师看上去跟大孩子没什么两样,他直言不讳地说:刚参加工作一年,可以说一穷二白,凭那点工资怎吃饭、交友。没钱怎么办当然只有利用暑期办班啦。
    曾经在某市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古老师,抵挡不住“办班热”的引诱,悄然贴出了“书法辅导班”招生广告。他笑着说,我办这个班,本想凑凑热闹,想不到广告一贴出3天就收满30个学员,一个月收入近2000元,这当然划得来。
    时下,年轻父母最大的愿望是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望子成龙的强制教育从未停止。
    某夫妻在我市一合资饮料企业当工人。丈夫爱好书法,妻子擅长声乐,他们发誓要把宝贝女儿培养成艺术方面的人才。10岁的女儿李婷婷刚放暑假,夫妻俩便合计开了,把婷婷送进辅导班,上午学声乐,下午练书法。婷婷唯命是从,颠过来跑过去,才一星期,好学的她竟能说出“隶书、正楷、五线谱”之类来,乐得父母心里甜滋滋的。
    一天,姥姥、姥爷来看婷婷,问:婷婷你怎不去姥姥家了呢?婷婷长叹一口气说:我太忙,太累,哪儿有时间啊!
    今年暑假,一位满怀希望的母亲将儿子送进了一个美术培训班。有点贪玩的儿子怎么也学不进,人家一门心思听课、作画,他旁若无人地摆弄积木,妈妈省吃俭用付出培训费,竟被他打了水漂。
    冲冲今年11岁,家长要将其培养成电子琴演奏家,电子琴从几百元一架到千多元一架,至今已经练坏了4架,不争气的冲冲常扳坏琴键。
    暑期培训班的孩子有说不完的悄悄话。一位小女孩抽泣着说,我受不了!白天学习小提琴,晚上回来妈妈要我先复习一遍白天的“功课”,吃过晚饭,还要完成暑假作业……说真的,我害怕放暑假。庆庆已经12岁了,他爽快地说,我不爱拉琴,但我怕爸爸,叫我来学就来学,学好学不好是我的事,混一天是一天,反正每天还可得到两块钱买饮料。
    暑假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孩子们却像小鸟一样被困在笼子里。年轻的父母,把暑假还给孩子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