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减负减成了“差班”——一位优秀教师的困惑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2-01-24

    沈阳市一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只因按照规定减轻孩子课业负担,放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却使班级的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组倒数第二,成为“差班”之一。在寒假前的家长会上,这位老师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并表示今后加大作业量。

    近日,记者以一名家长的身份,参加了这个“差班”的家长会。

    在家长会现场,记者看到每名家长手中都有一份自己孩子的期末考试卷,家长们大多闷头看着试卷和成绩默不作声。几位家长私下交谈说,班主任对孩子确实好,作业量留得也很少,孩子回家后也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成绩上不去,将来升学还是要看成绩的。

    记者询问后得知,这位30多岁的女老师过去带班时,学生们的各科考试成绩总是在年级前列,此次所带的班却在2年级5个班中排第四。全年级共有6名数学成绩没有达到90分的学生,该班占了5名。

    对于沈阳市皇姑区这所不知名的小学来说,2年级的这位老师应该算做“名人”了:去年她组织开展的“我给鸡蛋当妈妈”活动课,被共青团辽宁省委评为“优秀创新奖”,去年“区劳模”的光荣称号也戴在她头上,她的数学课还多次在市区获奖。可看到家长焦虑的目光,这位老师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她疑惑:增负,违背素质教育;减负,成绩下降明显。到底该迈哪条腿?

    “我这学期如果像别的班那样下课时间也要求学生学习,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做到晚上11时,也许大家今天的心情就不会这样沉重。”这位班主任老师一边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一边自责地说。

    在教室的黑板上,这位老师痛下决心留下已一年未留的作业:每天至少阅读1篇课文,并标出生字生词;每天做50道口算题;每天读2篇课外文章;每天至少背1首古诗词……

    尽管这位老师因在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受到学校表彰,但学生成绩“差”了,要强的老师感到压力很大。校长告诉记者,在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分数还是占了一定位置,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也是建立在分数只能上、不能降的基础上。

    教育专家、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王加绵指出,沈阳一个优秀教师的困惑表明,眼下一方面提倡减负,另一方面真正评价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老师的时候,仍离不开分数和升学率,这与中考、高考制度满足不了更多人的意愿有关,而其背后反映出的,则是学生就业时社会对学历以至高学历的过分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