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11岁的儿子上中学了(七年级)。新环境、新同学使得他一晚上也没睡好觉。第二天清晨,他把按学校要求准备好的书包往肩膀上一背,差点儿压弯了他那还不到1米40身高的小腰。一称,好家伙,大书包整整17磅重。再加上一个黑管乐器箱(音乐课用)和一瓶水,我简直就不敢相信他每天要负荷这么重,去上6个半小时的学!
美国的中学和中国的中学完全不一样。美国从中学起,就完全脱离了小学的教育模式,和大学的模式基本一样。也就是说,从中学开始,就不再有什么班集体、班主任老师,也不会有固定的教室。在中国,学生是老爷,老师是仆人。老爷不用动地方,仆人得来来去去伺候着。美国的中学生可就没有这么享福啦!十一、二岁的孩子和大学生一样,每天、每节课都要背着个大书包“跑”教室。暑假时,儿子就此问题向他的表姐表哥咨询了数次,得到的答案是:“下课铃响之前,就得把书包收拾好,然后就快跑”。这里的“快跑”指的是“快走”。因为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园里,除了在操场上玩耍,一般是不允许“跑”的。你只能在4分钟内,扛着你的大书包,用最快的速度,从这间教室奔向另一间教室,因为迟到是不允许的。迟到者均要扣分,直接影响成绩。
我们在开学的前一天,拿着学校的地图和儿子的课表,先“演习”了一遍。儿子每天有七门课,整整要围着学校跑一圈半。我自然是极心疼,嘴里就不免嘀咕:“知道的那是学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军营呢!”可儿子却是精神振奋,信心十足。美国学校与中国学校教育手法的最大不同之一就是: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东西,为他们创造条件去适应新的环境,并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且,锻炼的年龄在中国人眼里似乎太小了一点。
看着儿子背上那个让我恨之入骨的大书包,很想帮他一把,但立即遭到儿子的拒绝,大书包要自己背,音乐箱要自己拿。问他为什么?他说:“请不要让我丢脸!”够震撼吧!比比中国的大学生,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扛着箱子、提着行李送进校园,再步入宿舍,还要爹妈为其铺好床……这种场面在美国是看不见的。否则岂不丢死人也!下午放学回家,看见儿子肩膀上那两条被大书包压出来的血点印子,再看着他那自豪的样子,心疼就只能放在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