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三维目标”学习体会

作者(来源):陆虹    发布时间:2006-03-31

在学习二期课改的过程中,我对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把握有了新的认识。

《新课标》规定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二期课改进程中,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都已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步实践它的教育理念,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来谈一谈。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改变学习方式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那么,改变学习方式,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努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综合性、探究性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认识、情感和态度的重要性

评价不仅仅是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积极的评价呢?我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上进心为目的的评价就是积极的评价。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表扬再表扬,应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激励。以此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火花,激发他们憧憬美好的校园生活的愿望,不断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我也经常反思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比如:在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的朗读和质疑?是责备学生:“怎么读不通顺?你昨天五遍书多过了吗?”还是说:“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再来一遍怎么样?”是严肃地批评学生:“你想得根本不对!你的思路有问题!”还是微笑地对他说:“这是你独特的想法,下面再听听别人是怎么想的。”是指责学生:“怎么就你问题多?”还是表扬他:“你一直在动脑筋,读书发现了许多问题,真是爱思考的孩子。”我深切地感到,教师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带有评价色彩的话,很有可能深刻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情感和态度。

三、激活学生内驱力,激发学生兴趣

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使他们获得源源不断的能源,首先必须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次必须不断为学生创设运用语文的环境,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创设运用语文的环境?我也尝试了一些做法,例如:讲解课文,多提一些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便于激活学生思维,触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好胜心理;问题由学生提出,对于同学的问题大家可以进行回答,也可以针对问题的提出发表自己的看法;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读书学习时,老师多设计一些有情趣,查找容易,但需收集、分析归纳的思考题,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时阅览的主题可以由平时课堂上产生争论的问题来决定;以竞赛、辩论、评比、奖励等方式进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作文选材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以学生愿意探讨的问题为题。从而使学生的感到语文与生活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另外,利用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施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学习中,我还要不断的把学习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中,进行探索,为早日实现课程改革而努力!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