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23、送小蚂蚁回家

作者(来源):郑菲    发布时间:2006-11-1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理解通过找近义词理解“感激”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莲、萤”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借助动画的提示,说说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

3、能借助提示想象说话,领会伙伴有困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朗诵短文《爱》  (快乐宫2  P41

  师:朗诵得真好!爱是什么?爱就是心里呀,要装着别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故事将教会我们心里要想着别人,学会关心朋友。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

 

一、随机学习生字,揭示课题。

1、看屏幕,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蚂蚁

师:谁来拼读一下?仔细看看,字形方面你有什么发现?

(这两个生字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齐读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童话故事题目就是  〈出示:23送小蚂蚁回家〉

3、师: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随机出示:谁送小蚂蚁回家?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师:要想了解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先围绕着课题提提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想想答案。接下去,让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轻声读课文,去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反馈预习,学习生字“莲、萤”

1、反馈预习。

师:谁送小蚂蚁回家,这个问题很简单,相信小朋友们在预习时已经找到了答案,谁来告诉大家?

(出示:睡莲  蜻蜓  萤火虫)

2、正确拼读“莲、萤”的音节。

师:这里有2个生字,请一位小老师带领大家拼读这2个音节。

(小老师在拼读前应主动提醒大家注意“莲”是三拼音,“萤”是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

师:去掉拼音,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注意读准字音。(学生个别读词语)

 3、你能完成吗?谁能来说说看。

一只小蚂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他救了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他送回了家。

(随机出示答案)

三、学习课文1~7节,了解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

过渡: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是睡莲、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那么,它们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呢?要了解其中的原因,我们得先把课文读读熟,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先来学学课文的第一节。

〈出示:第一节课文〉

师:课文的第一节就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在夏夜的一个公园里。谁来读这句话?(真好!你读准了生字的字音。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静悄悄”就是很静很静的意思,谁再来读出句子的语气?)

个别读、齐读。

〈出示: 课文27节〉

1、同桌之间相互读读课文的2~7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发现对方有字音读错,请你及时为他纠正。

师:下面,老师请一组同桌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是否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得真好!他们刚才朗读时特别注意读准了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 惊醒   弯弯腰  摇摇头〉谁再来试试!

个别读、开火车读(注意后鼻音、轻声)

3、再读课文,熟知内容。

师:哪些同学愿意再读读课文2-7节?愿意的同学起立,一起读。〈看屏幕〉

4、师:大家读得真不错,做到了字字音准,句句通顺。想一想:这句话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出示:小蚂蚁非常感激……)

(1)指名读句。

(2)出示词语“感激”,找近义词理解词义。

师:读得真好!读出了“感激”的意思,能给它换个词吗?(随机板书:感谢、感动)

(3)通过朗读,引导辨析。

师:试着把这两个词儿分别放到句子里读读,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是啊,“感谢、感动”都和感激的意思相近,但在这句话里用“感激”更加合适。所以,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就要多读课文。

5、师生配合朗读课文。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我读旁白部分,男同学读睡莲说的话,女同学读蚂蚁说的话。一边读,一边用心地记一记小蚂蚁和睡莲分别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6、四人小组读课文。

师:来,在四人小组内分角色再读课文2—7节,这回大家边读边想想睡莲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

7、读懂课文意思,说说课文内容。

师:课文27节的内容我们都读熟了,现在你能不能用上“惊醒、弯弯腰、感激、摇摇头”告诉大家睡莲为什么要送小蚂蚁回家吗?〈出示:惊醒  弯弯腰   感激  摇摇头〉

 ii.    同桌交流。  iii.  个别说。(请2位同学)

 师:哦,原来课文的27节就是告诉了我们睡莲要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揭示板书〉睡莲姑姑弯弯腰救起了掉进池塘的小蚂蚁,又请它住下,可小蚂蚁怕爸爸妈妈着急,要回家。但我们知道生活在池塘里的睡莲姑姑是无法送小蚂蚁回家的。正当睡莲姑姑发愁时,蜻蜓来帮忙了……

8、引读课文812节。〈出示  812节〉

 

四、学习课文1316节,了解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过程。

师:蜻蜓、萤火虫可真热心!你们想知道蜻蜓、萤火虫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吗?请你看看图画,听听老师的介绍。

1、师介绍。

师:你们想不想当小老师来介绍蜻蜓、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当当配音演员呢?那你们必须先读熟课文的13、14节。〈出示:课文13、14节内容〉

2、指名反馈朗读,练习读“小灯笼”。(笼作为生字时它读第二声,组成词语读轻声)

3、齐读课文,记一记,蜻蜓和萤火虫飞过了哪些地方?最后飞到了哪里?

 (指名反馈,并板书)

a) 借助录象同桌互相配音。

b) 指名配音。

4、师:大家借助画面的提示,把蜻蜓、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说清楚了。如果你是小蚂蚁,回家后心里会怎样想?

〈出示:小蚂蚁很感激,心里想: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指名说)

 

五、学习课文15、16节。

  1、引读课文15、16节。〈出示  相关画面〉

  师:小蚂蚁非常庆幸自己有这么好的朋友,在自己有困难时朋友们都会尽力帮助。看,这动人的一幕天上的星星也好象看见了,〈学生读课文〉高兴地眨着眼睛。好象在由衷地赞叹:“〈学生读:啊,多美的夏夜呀!〉

2、指导朗读。

  师:这夏夜不仅仅是周围的景色美,更是睡莲、蜻蜓、萤火虫的心灵美,它们心里装着朋友想着朋友,谁能读好这句话?(出示:啊,多美的夏夜呀!)

个别读、齐读

 

六、总结内容,练习书写。

  师:课文学完了,相信那令人难忘的一幕已深深地印在你的脑子里,黑板上的这些词语不知你都认识了了吗?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认一认。过一会儿,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些词语来写一写,填一填。

〈出示  填空练习〉

 七、课外延伸。

 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让他们共同来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老师也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学会去关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伙伴,学会去爱。

 

 

 

 

 

《送小蚂蚁回家》教学反思

《送小蚂蚁回家》是一个情景交融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美丽的夏夜,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急时刻,睡莲救它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她回到了家。这篇课文我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目标一: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重点学习“静、莲” 在田字格中的书写。目标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目标三: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在理解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基础上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这个夏夜的美丽。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紧围绕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的四个问题进行教学。谁送小蚂蚁回家?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就能找到答案。然后我让学生通过填空,帮助他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睡莲把它救了上来,蜻蜓、萤火虫把他送回家。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课文的2-7小节告诉我们好心的睡莲主动救起掉进池塘里的蚂蚁,可是,睡莲没有办法送小蚂蚁回家。这一部分的内容大多是两人之间的对话,我让学生通过轻声读、指名读、同桌读、师生配合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反复诵读,熟记于心。紧接着,我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四个词语:惊醒、弯弯腰、感激、摇摇头,试着将2-7小节的内容进行复述,帮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知道了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怎样送小蚂蚁回家?同学们都知道,最后是热心的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到了家。这一部分最关键的是要学生说说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对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十分直观。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重点抓住蚂蚁、蜻蜓、萤火虫各自的动作,以及,他们飞过哪些地方,最后到了哪里。接着,让学生根据板书和动画试着说说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结果怎样?小蚂蚁回到了自己的家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来说说:小蚂蚁十分感激,心里会想些什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明白了这篇课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心中要装着别人,要时时刻刻关心他人。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