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十分重视控辍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学生辍学十分严重。 根据调查有的农村乡镇初中学生年辍学率大约在20%左右。辍学的趋势:一是向低龄化发展。据调查小学辍学数量逐渐增加,虽未超过1%,但数量明显增多, 二是城市辍学率增大。城市辍学率往年稳定在2-3左右,现在大约在7-8之间。
辍学原因多种多样,如:家庭生活困难、新的读书无用论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农村办学条件差;师资质量差;等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过重的学业负担和由此而带来的(辅导资料费)经济负担,至使产生厌学情绪和心理负担,导致辍学。
治理中小学生辍学应标本兼治,切实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对减负工作提出十条建议:一是要严格设定教材。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社会、自然课程,每门应使用一本教科书。二是要规范统一教辅用书。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小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教辅材料、图书、报刊和学生用品。初中教辅材料每门课程只限一本(学生自愿购买)。各级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不得给中、小学生印发模拟题、参考题等资料。三是合理布置作业,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用;其它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初中各年级学生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一、二年级只准许留教材中的习题;三年级作业除教材内容外,仅限于每学科的一本辅助习题集中的习题。高中各年级作业量不超过2小时。四是科学安排课程。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均衡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不得随意增加学时。小学主科课安排在上午进行,下午以活动课、选修课和做作业为主。初、高中要保证学生每天课表上自习课由学生自己支配,不得用于授课或集体补课。五是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不准擅改变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时数均不得随意增减。不得以任何借口任意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六是严格控制考核次数。中小学一律取消期中考试。七是严格控制各种竞赛活动。八是规范办学行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校时间分别7小时、8小时、9小时。中小学一律实行一次性收费。九是建立检查、监督、制约机制。十是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利用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减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得到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各中小学校要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中,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把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改进教育教学工,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育效率和效益。
农村初中要大力开展分流教育,增设职教班,为当地培养有用人才,也为学生本人获取生存能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