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孩子们该喘口气了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1-25

  寒假前夕,国家教育部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送了个“大礼包”:《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这是自1995年以来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出的第49份关于“减负”的文件。七七四十九,孩子们该喘口气了。

  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教育部门背着沉重的心事。把孩子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这是教育部门多年来一直努力在做的工作,但成效并不显著,有的地方甚至还变本加厉。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律,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也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

  先说“违背了教育规律”。孩子们学习知识,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在他们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培养其竞争、合作和创新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但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在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下,一些副科不受重视、课时被任意减少的情况较为普遍。在有的学校,活动课变成了作业课、复习课,语文、数学等主科大量挤占非考试科目的教学时间。

  再说“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学生苦于应付频繁的考试和大量习题,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的空间减少,学习动力和兴趣严重欠缺。由于学习时间过长,学生睡眠普遍不足,身体体质因此大大下降。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最后说“损害了政府和教育的形象”。在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下,一些孩子对学习、学校、教师、家长均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社会上因此出现了“救救孩子”的忧虑,孩子们则发出了“还我童年”、“还我青春”的呼声。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觉得,孩子越来越累。十几年前,只有“高三学生”是大家同情的对象。现在初中生、小学生也开始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甚至幼儿园也大有“沦陷”的危险。

  其实,早在5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两次写信给教育部长,提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60年代中期,在一次座谈会上,毛泽东又提出:“课程多,压得太重,是很摧残人的,学制、课程、教学方法、考试方法都要改。”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90年代初,江泽民同志就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作了重要指示。

  《通知》下发了,接下来的关键是要下定决心,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如果没有具体行动,只停留在泛泛议论,或是一般性表态上,那只是纸上谈兵。这也正是长期以来“减负”顽症久攻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来。一些家长认为,“减负”是好事,但因此影响了孩子的成绩,使他们在将来的考大学、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怎么办?一些学校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们还认为,即使学校认真“减负”,但顶住家长的压力也并非易事。目前仍有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把学习成绩视为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一些教师也认可这种做法,在增加学生学习负担方面推波助澜。

  一位老师说,导向很重要,学生负担能不能减轻,要看指挥棒往哪里指。

  看来,“减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因为家长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下个命令就能解决的。这一次教育部能否彻底把孩子们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人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