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2009年樱花园小学 教学评比大赛----数学《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说明

作者(来源):夏颖    发布时间:2009-11-12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说明

——夏颖

教学内容:上海市小学数学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P7476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城(圆心和半径)。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知道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感受生活中的圆和圆组成的图案,体会几何的美。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探究画圆的方法并学会用圆规画标准的圆。使学生体会到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圆带来的美感。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研究圆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用活动探究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操作,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具体特征。用小组合作法让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合作,创造性的以不同方法画圆。如果按照以上的方法实施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主动尝试,自主探索,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地认识圆、了解圆。

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展示了一个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面对着实实在在的孩子,我的设计本着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教学思想,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二个主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创设学生体育课上做游戏的情景,激发学生对圆的初步感知,在解决问题时探究圆的特点。

(二)、突出主体、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

首先让学生看生活中的圆,再让他们举举生活中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硬币、光碟、路标、钟面、车轮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接着,我会出示的两组图形,第一组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其他的一些四边形如:梯形、平行四边形,第二组就是刚认识的圆,通过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组图形是由线段首尾连接所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所围成的,形成正确表象——圆是一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1)找圆心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红旗应该插在中间,这个正中点正好是圆心,我们数学上把这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来表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直观观察操作,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动作化,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有意设置一些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2 认识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想,为什么红旗要插在中间,这样对同学们有什么作用?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能画无数条,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掌握画圆方法

在教学画圆的过程中,我同样会放手让同学们大胆的动脑,动手自己画圆,再尝试用圆规画圆,体会画圆的方法,并要求一边画,一边想画圆的步骤有哪些。通过学生的汇报,我引导他们归纳出画圆的一般步骤:(1)定点(也就是定圆心的位置)(2 定长(也就是定半径的长度),(3)旋转画圆。接着我会示范一次画圆的方法,标出圆心,半径。

4、认识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学生在画圆时,问:你为什么不把圆心定在纸的边上或角落里呢?让学生体会圆心的作用。通过老师甩绳成不同大小的圆,让学生观察,体会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把他们的回答小结为:圆心   定位置   半径   定大小。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