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2009年樱花园小学 教学评比大赛 美术 传统笔墨画经典——国画《西游人物》教学说明

作者(来源):樱花园小学 陈梅芳    发布时间:2009-11-16

樱花园小学进行一校一品国画特色教学已有多年,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主题多是围绕自然界当中的花鸟鱼虫来展开的,这类题材属国画当中的花鸟画。学生们画一年四季的花花鸟鸟,画身边熟悉的小鱼小鸭,如何让学生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宽阔,宽阔些,涉猎的绘画类型、绘画题材更加广泛?在观察自然当中,在笔墨游戏当中,体会到更多的收获和快乐呢?我想到了“中国人物画”。

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拥有智慧、有着主观能动和创造力的人。把“人”作为绘画主题,是历来艺术家们创作的热点和焦点。人物也成为国画门派当中的重头戏,属于比较难以塑造和刻画的主题之一。国画作为樱花园小学的特色教学,让这些画国画的学生们了解人物作为国画题材的重要类别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如何让孩子们认识到国画人物在整个国画题材类别中重要性,同时又能运用人物绘画方法在轻松愉快的笔墨中表现人物个性,是我一直思考的课题。

孩子们画人,往往不去在意人物正确的结构和比例,但其雅趣、童拙的用笔,往往能让画中的人物变得不拘形式、任其自然、充满生命力。这种无任何雕琢的绘画手法,很适合表现漫画和童话人物。这让我立刻想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艺术形象——孙悟空、猪八戒------

在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神话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唐僧和他那三个非人非妖、却本领高大的徒弟,以及他们腾云驾雾、降伏妖怪时的神奇能力,还有那梦幻诡异般的故事情节,都让充满童真和幻想力的孩子们着迷。如果老师能带领孩子们从这几个经典的神话人物入手人是中国人物画、学习中国人物画,势必会有效地调动学生们学习国画人物的积极性和绘画热情,老师可以把本来很难表达的人物个性特征,借用夸张、鲜明的小说人物形象来轻松表达。同时,又能传诵经典文学名著,让学生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古典文化所蕴涵的精髓。由此,我最初的人物国画《我画西游人物》教学设想、构思是值得期待、研究和共同探讨的。这也是我此次选择此课题,开展教学展示的目的和动机所在。

在这样一节以文学名著为起点的国画人物题材的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发育和认知特点,以及中国人物画比较复杂抽象的表现形态等因素。在实际设计和操作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儿童直观、简单、循序渐进认识事物的客观事实,把课程名称定为传统笔墨画经典——《我画西游人物》。考虑到人物画是比较复杂和难以表现的一种绘画题材。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每一个层次至少作为一个课时来完成。各课时之间既可独立存在又有内在的联系和有机统一,是以慎密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单元面目呈现出来的。在单元教学目标中我是这样定位的: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用拟人、夸张、综合、典型的文字艺术表现手法,描写出了鲜明生动的小说人物。品味古典文学著作《西游记》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欣赏小说人物独特艺术特征。尝试用传统国画笔墨为表现符号,勾勒唐僧师徒的艺术形象。

在教学过程方面运用:品读与欣赏——分析与感悟——构思与绘画——表现与创造这样的教学程序进行在具体的方法上运用中国画笔墨形式表现西游人物中的唐僧师徒艺术形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则注重对西游人物性格理解,用传统笔墨对师徒艺术形象的塑造的过程中,在笔墨游戏中体会中国艺术的精髓与魅力。感悟理想、信念、情爱、责任在生命中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一单元,基本分三个教时完成。第一教时为带领学生走进经典,帮助学生解读经典人物性格、外形特点,以及初步用绘画形式再现他们的艺术形象。第二个课时主要是引领学生对师徒四人的艺术形象,进行归纳分析,同时在理解中,进行不同的角色定位,并选择其中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用国画绘画表现手法,对人物进行再塑造。在塑造过程中,能概括分析绘画对象的特征,选择适合的构图方式勾勒角色特征,借助传统国画笔墨再现人物形象,并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第三课时对学生分别所作师徒四人的艺术形象进行分组配对,构成师徒四人的“全家福”。分组整体评价作品,表达自己观点。分析个体艺术形象与整体组合艺术形象带给大家不同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分析整体与个体之间的重要关系与实际意义。知道齐心协力、团结共进,是师徒四人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秘诀。

其中第二个课时是本次展示课时。本课时在整个设计中,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吴承恩在西游记所描写的优秀艺术形象中的典型代表唐僧师徒四人的艺术造型的风采。分析不同人物性格特征,借助中国画表达形式,传承、弘扬中国文化经典元素,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本课是采用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形态,用大量的经典艺术作品欣赏手法带领学生步步走近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西游人物世界。

在课的开始,我利用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白龙马”为切入点,借助富有感染力的乐曲旋律,唤起了学生对《西游记》的点滴记忆。老师通过师生间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理解与表达这个环节的缓冲,本课时主题也随即展开。

在课程深入进行之前,特别为学生们设计了——“人物解读”这个环节,因为我们学习的是人物画,对人物性格、形象分析是必须进行学习的一个部分,但同时又是比较抽象和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很能考验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的厚重与轻薄,例如: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剖析问题能力等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要求较高的一部分。学生单纯的心理认知特征未必会很深入准确地分析唐僧师徒不同的性格特征。但在进行人物刻画之前,对绘画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是必须的。如何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直观又利于理解呢?于是,我安排学生们欣赏了一段动画片《西游记》的视频,在学生们对主题人物最原始的理解基础之上,帮助学生们直观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及形象特征。例如:师徒四人是如何行走在前往西天的道路上的,他们行走的先后顺序、不同的形体特征、不同的任务分配,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像记忆。看似和绘画不相干的内容其实这对帮助学生们刻画人物是十分有帮助。鲜明的记忆,也势必会对学生们即将进行的再造艺术形象带来无限的创作底蕴和动力。

另外,利用不同艺术家运用各种不同的静态艺术语言符号,创作的各种类型的唐僧师徒的艺术造型,把学生们带入了静态的西游记人物艺术世界当中,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不同的绘画元素,同样能创作不同风格但同样有魅力的艺术造型来。自然而然国画人物绘画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这样的教学不但丰富课堂内容,使艺术语言表达变得厚重,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运用国画艺术手法表现人物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绘画示范环节中,老师主要表现的是国画笔墨运用和对所画人物的形象特征把握。学生们在国画学习过程中,对笔墨的运用已有一定的心得和体会。在今天的人物绘画过程中,人们则可根据自己对西游记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作或再临摹表现。教学的中心放在如何更好的构图和落款、如何准确表达人物形象,这些都是国画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们不太成熟的用墨习惯,有时会让极富准确表现力的线条变得难以控制。所以墨色的调配和准确表现也依然是绘画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环节的最后,让学生们拿起自己手中的西游人物,按师徒四人分组,形成一幅完整的师徒四人全家福。来评一评看一看,看哪一组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同时也为下一课时《全家福》的顺利进展埋下了伏笔。使各课时之间没有人为分割,形成统一的整体。

在课的拓展部分,依然是用视频的方式出现,带领学生欣赏中国第一部彩色经典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空》的片段,让学生们在有声世界里体会另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所呈现出的经典《西游记》的艺术魅力,在轻松和期待中,结束这节课的教学。

以上文字,就是我对本次教学进行的单元和第二课展示课时的教学说明。也是我在进行人物国画教学实践当中进行的思考和探索,其中难免存在某种不足,希望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听取多方意见,对今后国画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我想这也是我们开展此次教学评比活动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所在。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