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多为学生减负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3-06

  “江泽民总书记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谈素质教育, 在教育界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在河北代表团驻地,石家庄 市的龙庄伟代表谈起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十分 兴奋。

  “为推行素质教育,年前不少地方的学校压缩课时,减少 课外作业,起到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积极作用。可是,减负的 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早早回家,等于把学生推 向了社会,容易造成失控。沉重的是课外作业,而不是课外活 动。减负之后,应增加课外健康的活动。”

  “减负不是简单的砍掉一些课程,缩短一点在校时间,而 应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保 定市县学街小学的王菊代表观点鲜明。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崔 翔代表从目前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分析重智育轻德育的 应试教育造成的危害。“大学生上厕所不冲,教室垃圾不扫, 走向社会之后应变能力很差,反映出应试教育存在的缺陷。”

  “减负要与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的转变结合起来。”金仲鸣 代表想得更深一层。这位唐山的中学教师认为,经济建设和社 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一方面,学校减负,另一方 面,政府和社会依然用分来断优差。如果老师用分考学生、学 校用分评教师、政府凭分划等级的评价机制不改变,减负只能 是明减暗不减,今减后不减,使减轻学生的负担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