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K12论坛:“减负”工作要标本兼治,切忌流于形式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0-03-09

减轻学生负担是需要综合治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方方面面全方位地开展工作,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不然只是喊喊口号,不了了之,流于形式。

我国的基础教育本质上是选拔性教育,小学生从上学的那一天起,就进入了学习的竞争状态,他们受着家长的严密监督之下。家长望子成龙心理,必须让自己 的孩子在小学就得打好基础,到中学开始冲刺,千军万马争挤独木桥,争挤重点高中,在高中再冲刺,考上重点大学、重点专业,使之将来出人头地。就这样完成了12年的教育。

“应试教育”是近代科举制度的产物,在社会上形成了“大气候”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不少学校仍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徘徊,“争分夺名”的观念仍在人们的心理占据优势。不少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学生关在应试的圈子里、埋在书山题海中。主要表现是:一是教材繁琐,内容广,要求高。据了解,内地的小学语文教材比港台的教材内容多三分之一,而插图少五分之三,学生备不完的课文,做不完的作业,独立思考,形象思维无从谈起。二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仍在搬用,有些学校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以教师为中心,“注入式”“填鸭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三是繁多的考试压得学生喘不过气。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但学校还是单元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不断。四是沉重的课业负担,忙得学生抬不起头来。我曾看过一名中学生的书包,除十几本教课书之外,单元同步练习、习题汇编、优秀作文选、数学、物理试题精选,还有教师自己的讲义,复习资料等等计20多本。

鉴于以上情况,“减负”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第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强化督导监督机制,营造一个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我认为要抓住五点:一是各级政府首先要对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转变观念,决不能将升学率作为考核教委主任和校长的标准,要支持教育部门开展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计划,颁布检查标准,实行定期检查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坚决制止乱补课的现象。各级督学要经常深入到各县区、各学校视查监督,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三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网络,通过学校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做到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同步,协调发展。四是抓好教师的师德、素质评估,对教师违反教育规律,乱补课、乱办班等要坚决严肃处理。五是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小学坚决取消百分制,初中在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取消百分制。高中要扩大招生,逐渐取消重点高中,给学生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作业负担。教育方法是为了教育目的服务的,“应试教育”扭曲了课堂教育的初衷,现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为了分数而拼争,使学生成了读书的机器和奴隶,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倒置了教育手段与目标的坐标。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一是变教师的灌输为学生的吸收,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二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逐步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把学生从课本、作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真正形成学生质疑,教师解惑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三是变片面追求升学率为追求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认真抓好校长素质的提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减负工作的关键在于校长的认识和决心,校长有了决心和认识,就能制定出好的措施,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素质教育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施。所以要选拔好校长,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对校长实行目标考核,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