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家长的反映却更为实际:孩子现在不努力学习,高考考不到好分数,就进不到好大学,得不到好文凭,找不到好工作,过不到好生活。向往优越生活,无可厚非。这一代中小学生的家长多是当年赶上“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当年的学习负担可谓最轻。可也是后来遭遇待业、下岗的主体人群,他们更知晓知识对一个人自身的重要性,对工作,对生活的影响。他们渴望孩子有知识,能成才,以便将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过上幸福的日子。而目前的就业压力很大,许多待遇优厚的工作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但用人单位引入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就是看你的学历。如此片面的人才标准怎能不使学子们“前仆后继”。到底什么样的职业职务需要什么样的学历?学历是个人一成不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标志吗?片面的人才标准和无序的人才竞争是学生背负沉重包袱的根本。这就涉及到一个社会人才观的问题。
    谁在拆过河的桥
     从目前社会需求状况来看,中国人人都上大学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社会需要各种各样,各个层次的人才。实际上从目前教育体制来看,已经为每个人成才提供了多种途径。且不说中专、职高、技校等培养的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是社会必不可缺的,单说高等教育,从层次来看就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从渠道来看有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私立大学等等。可以说通向成才彼岸的桥梁不只一座窄窄的独木桥,可是为什么千军万马一定要挤独木桥呢?“怎么也要读个硕士,本科凑合吧,但也要上重点”,这在许多家长和学生心中已形成人才定式。搭好的桥不走,都来走独木桥。是谁在拆其他过河的桥?是社会对人才的认识和学生们过不去。许多行业和地区对人才的标准就是“独木桥”标准。“专科”不要,“成人,自考”更不要,“私立大学”听都没听过,当然不要。尽管专科毕业生只比本科少念一年,和本系的本科生由同一个教授教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时,只是少了几门选修课。却会被某些用人单位客气地请出门去。国家制定政策搭建的多座过河桥,又被一些地区和单位拆了。于是家长和教师不得不告诉学生:“此桥不通,还是挤独木桥去吧!”
    学历的等级制
     应试教育使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片面追求分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儿”。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然而有因才有果,学生一门心思追求分数的原因,是因为未来就业中,要想找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必须具有高学历。获得高学历的途径是高考,录取的标准是分数。而且学历越分越细,过去常见的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的人才层次划分方法,已被详细分解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全日制、成人自考等等。例如:想到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地应聘,必须本科或研究生毕业。按《教育法》规定,大专毕业生就可教初中,可许多重点中学擅自提高标准,非“本”莫谈。而“成人”即使是本科毕业,不管你多么渴望教书,学校也是进不去的。一些单位招聘人才一级对应一级学历,级别愈高,学历门槛愈高。绝不轻言降低。“人未见,先定级”。形成了学历的等级制。地方和单位制定有关规定,也许有其出发点和客观因素,但也应留有一定的余地和灵活性。不然恐怕比尔·盖茨在中国永远不会出现,“对不起,你没有文凭,我们是不能用你的。”壁垒森严的学历要求,只能给学生留下具有较高学历才能从事较高层次工作的印象。任用提拔既然只注重学历,那么学生即使不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才的高消费
     如果说学历的等级制还是地区和单位从人才的整体考虑而制定的权益之计,那么人才的高消费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人才应该是各种各样,多个层次的,应当各尽其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几年前职高毕业就能胜任的银行储蓄员现在非本科不可;想不到证券公司的打字员竟是省属大学本科毕业生;想不通为什么某公司招聘前台接待员竟要求研究生毕业,而他的工作只是接电话和告诉来宾应上几楼。即使要接受客户的咨询,找个专科毕业生简单培训一下也肯定胜任。是不是真要像漫画一样,连招聘厕所保洁员都要本科毕业。人才的高消费不仅使人才的所学专业知识得不到应用,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使下一层次的人才就业出现拥塞。而它也使国家花费大量资金培养的人才不能人尽其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同时也促使单位与单位之间进行学历攀比。对学生来说,这种无规则的人才竞争只能激励他们不断向更高的学历攀登,以保证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占有较多的优势。
    实践是检验人才的最佳手段
     无论一个人获得多么高的学历,也不能一定说他就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才,不表示他就有很高的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才是检验人才的最佳手段,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不仅仅具有一张文凭,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学历只代表过去他获得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在他今后的工作中(专业研究除外),相当一部分不能派上用场,即使所用的知识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快淘汰或更新。高素质人才必须具有学习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获得和检验。而个人的修养、品质、思维、视野、社会交际能力是无论如何透过文凭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实践检验。不少成功的企业正是这样做的,沈阳一家外资企业每年的人才招聘会上对人才的学历要求限制极低:“大学毕业,层次不限,专业不限”,主要通过面试、谈话、动手操作等考核,只要达到公司要求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就予以录用。形成人才随进随出,不论资历,能干者被提拔任用的用人机制,企业蒸蒸日上。我们的用人单位是否也应学一学,形成“宽招严留,据实评人”的制度。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也是因为过去我们在培养人才上存在误区。过去学校培养人才只注重是否具有较多的知识积累,忽略了人才应具备的全面素质,忽视了人才亦应具备的创新能力。而“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的学生所接受的知识量较国外发达国家学生多的多,难得多,然而在产品的创新上却依然落后国外发达国家。过多的重视学习旧的知识,把是否掌握大量的知识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忽视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升学和就业中只看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学历为证。这就促使学生为拿到更高学历而发愤读书,争取高分,忽视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这和我们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初衷也是相悖的。
     治理污染,我们都知道不能只治理下游,而必须到上游寻找污染源头。减负只是减去了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而除去片面的人才标准和无序的人才竞争压在孩子们肩上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才是治本的措施。“路漫漫其修远兮”,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尚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许多工作要做。必须像社会治安一样来个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实效。